第614章 锦程述职
书迷正在阅读: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修道十年,出门已是到了强秦、三国开局斩关羽、谍影凌云、特编第一作战连、曹操喊我去盗墓、初唐异案、大明:郑成功之孙,打造日不落、铁血新明、大秦:一剑开天门,被金榜曝光了
		
		    柳荃见弟弟如此沧桑,一脸心疼地说道:“锦程呀,要不咱不当这官了,看你给劳累的。”    一听这话,柳锦程登时急了,“我说我的亲姐姐呀,这大过年的,你别这么吓我行不行?我这人若不当官,还能干什么呢?”    那好吧!    见他不听劝,柳荃只得停住了嘴巴。    这时,齐誉接过了话茬,说道:“妻弟,你在吕宋那边呆得咋样?”    “挺好,哦不,是非常地好!”柳锦程小鸡啄米般地点了点头,后又拍着胸脯道:“姐夫呀,我可是无时无刻不谨记着你的叮咛,励精图治,事必亲躬,从未有过半点的懒政怠政。”    “很好很好,颇有我当年时的几分风范。”齐誉欣慰地称赞道。    又聊了几句,柳荃便忙活着做饭去了。    而齐誉,则是陪着小舅子唠嗑喝茶,并询问他为何会述职来迟。    柳锦程解释说,是因途中风向不顺,所以才耽误了过来的时间。    罢了罢了,我权且信你。    之后,二人便聊起了公事。    换言之,就是柳锦程作工作汇报。    据他介绍,吕宋现在已和安南互换完了当地驻军,原高忠德麾下的那一万人马,已经成功转移到‘海涛’将军的手中。    这是早先就既定下的军事部署,眼下,只是按部就班去完成。    借着这个机会,齐誉特地向柳锦程传达了修建吕宋铁路的最新政令。    并叮嘱他说,此事事关重大,一定要事必亲躬,圆满完成。    一听事必亲躬,柳锦程的脸色不由得黑了黑,显得很不自然。    “我说的这些,你都记住了吗?”    “回姐夫的话,您所说的每一个字,我都铭记在心,保证不会疏漏。”    “如此甚好!”    或许是急于表功,柳锦程忙不迭地汇报起了粮食产量。    删繁就简,齐誉大致总结出了这样的结论:吕宋,取得了全年三季的特大丰收。    这一点非常难得。    “姐夫,不是我说大话,即使咱琼州省全境的粮食绝产十年,我吕宋的囤粮也足够吃。”    “我说,这大过年的,你能不能说点吉祥味的话?”    “呃……”    见势头不对,柳锦程急忙跳转了话题,道:“姐夫,我那儿的粮食堆得像山一样,确实是吃不完。你看能不能向外洋商人出售一些?这样,可以获得到非常大笔的财政收入。”    你想卖粮?    那怎么行?    齐誉几乎想都没想就断然摇头,道:“咱们作为是地方的主政官,一定要懂得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的道理。在诸多危机中,最大的就是粮食问题,无论何时何地,都要摆在首要位置。原则就是,宁可谷生虫,也不粮仓空。所以说,这粮食绝不能卖。”    那成!    您是老大,您说了算!    柳锦程闻言连忙点了点头,回道:“姐夫说的这些,我全都记在心里了。您看,还有没有什么特别的事情需要交代?”    特别的事情?    齐誉听后一怔,点点头道:“别说,还真的有!”    “是啥?您说。”    “你听好了,无论是谁问起小彤,你就说她在你吕宋一带游历见识,不日便归……”    这是之前就编造好的善意谎言,此时若不作出提醒,难不保会出现信息穿帮。    柳锦程倒是很有觉悟,他只是略一琢磨,便领会到了姐夫的话意。而后,他拍着胸脯表示说,绝不会说漏嘴的。    这样就好!    齐誉竖了竖大拇指,难得地给他点了个赞。    “姐夫,你知不知道,前不久时,我吕宋发生一件怪事。”    “哦?是什么样的怪事呢?”    “简言之就是,经常有来自爪哇的贼人登岸盗窃。”    爪哇人?    还登案盗窃?    齐誉的眼睛闪了闪,问他道:“那,他们都是盗窃了些什么?”    柳锦程答道:“他们居然不偷黄金,只窃土豆,你说这事奇不奇怪?”    这有什么奇怪的!    一定是吕宋种有高产粮的消息不胫而走,继使隔海相望的爪哇人犯起觊觎之心,所以才会漂洋过海跑过来盗窃种粮。    这种事情防不胜防,即使堵得住初一,也不可能堵不住十五。    算了,他们偷就偷吧。    反正少收几棵土豆也穷不了咱,就权当是心善扶贫了。    见姐夫不出言责怪,柳锦程这才松了口气。    没多久,柳荃便走过来唤:可以开饭了。    才吃了一口,柳锦程便由衷地发出妙赞:饭菜真香!    这确实是他的心里话。    在吕宋就职期间,他哪曾吃过如此可口的美食?    尤其是,这品咂之间,所带着的那么几丝永川老家味,直让他把舌头都快要吞下去了。    看着狼吞虎咽的弟弟,柳荃不由得泛起一股浓浓的酸楚感。wap.    世人都说当官好、当官妙,可弟弟这官怎么当得像是乞丐一样?    ……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很快,就到了年后的第一个节日——元宵。    欧阳修有诗云: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他这首诗,放在眼下显得尤为合适。    相比去年,今年的花市更具规模。    且看,天上皎月如盘,地上烟花绽放,灯笼多如繁星,行人来往如织。    一个词形容:热闹!    依照惯例,齐誉夫妇应邀出席,与民同乐。    这事虽然不大,但却能很好地靠近与百姓间的距离,所以必须重视。    本来,齐誉只是想走个匆匆过场,在说上两句话后,便把时间交给百姓们。可谁知,竟被一群热情学生给缠磨住了。    “齐大人,相请不如偶遇,您就在这里给我们讲上一课吧。”    “是呀是呀,您可是我们的名誉校长,怎能不授课呢?”    “……”    校长?    自己还有这么一个身份?    齐誉竭力追忆,很快就想了前后缘由。    别说,还真有这事。    既然实锤了这层身份,那就得正儿八经地做出回应了。    打自己升任了巡抚后,就没有再讲过一次学了,这么看,自己确实有些文教上的失职。    那好,今天我就来个临场发挥,给你们授上一课。    齐誉压了压手,朗朗道:“如你们愿!”佯忘的寒门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