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章 委屈
书迷正在阅读:当然要做超可爱的美少女啊、傲世龙帅、看不起保安?小铁拳来喽!、玄幻:开局召唤五千名剑皇、石心花开、海贼之最苟副官、出狱当日,冰山女神拉我去领证、风起于微末、我的老婆是条龙、我的景区爆火了
		
		    楚清真懵了。    诛心哪!    刚刚明明觉得自己应该有机会撒个泼出个气的,如今却被人说成“造反”。    “造反”可是最令皇帝敏感的词语,几乎是不用任何证据就会定罪处斩的名目。    还不是一般的处斩,要灭门。    楚清可不是光杆一个,她还有小宝呢。    MD!    这些人比武继昌、比孟家人还狠!    关键是人家所言还不都是错的。    事物都有两面性,比如楚清允许百姓从她那里赊账购置鸡苗鸭苗,为了对蝗灾有所抵御,她确实是跟地方官衙打交道了。    不然没有官衙作保,她如何操作?如何保障自己的经济利益?    虽说这是件好事,可确实经过地方官衙了,那就是干涉政务。    可是这些人以偏概全、甚至偷换概念,务必要把皇帝的思路引导至楚清造反这个定义上是怎么回事?    我烧你们家房子了还是推你们家孩子下井了?怎么如此大的仇?    这可不是跟他们吵架能解决的,先要平了皇帝的猜疑!    “皇上!”楚清跪地,没敢大动作,怕把“跪地神器”磕碎了。    “皇上,子曰:臣事君以忠。您交给楚清办的差事,就不是楚清一个人能够完成的;    所有的事情都需要大家有劲一处使,齐心协力出谋划策才行;    臣尽己之位,竭尽全力来完成皇上您交给臣的责任,臣不敢说已经做到尽善尽美,但是也是尽职尽责了;    臣既然是到朝廷来替国家办事,规定办什么事,臣就要把这个事办得彻底,必然少不了与地方官府打交道;    不然,臣说这块地方适合种棉,人家不理不睬,那棉花是种还是不种?    臣自掏腰包赊给百姓鸡苗鸭苗,自掏腰包铺设府城主干道,如果没有地方官衙的监管,臣怎敢如此做?    臣一边做一边不停地给上级打报告,生怕遭人误解,可是……可是……臣难道这也是不忠?是造反?”    说我干涉地方政务?你们会偷换概念,我也会!我那分明是接受地方官府的监管。    楚清说着,眼中有水光闪烁,进而无语凝噎。(跟小宝学的)    那样子,竟似心中有天大的委屈,却还在故作坚强的隐忍般。    楚清继续说道:“要是臣做了逾矩之事,密侦司为何没有制止臣?工部为何没有制止臣?户部为何没有制止臣?    难道他们会眼看着、纵容着臣为所欲为?    难道他们也跟臣在造反?”    MD!不是比狠比恶毒吗?老子把你们全拖下水!    “你!”工部尚书郑春秋眉毛都竖起来了。    真是癞蛤蟆不咬人膈应人,当初怎么想着跟这个人做亲家的?    “唉!”户部尚书刘聚叹了口气,垂下眼睛,老夫岁数大了,你何苦非要牵连我!    胡恒秋摸摸鼻子:楚清啊,你来当指挥使得了,我把密侦司让给你,可别再明里暗里给我肋插双刀了。    身兼数职的“斜杠青年”不能白拿“斜杠”,必得“物尽其用”。    郑春秋不得不跪地:“皇上,楚清虽隶属工部,臣却从未与她共过事,对她疏于监管,臣有罪!”    啥意思?楚清看向郑春秋。    这个人就是小柔她爹?别说,长得还真不赖,斯斯文文的败类样子。zWWx.org    承认楚清在工部有任职,但是否认与楚清有交集,就是说造反的是楚清,跟他郑春秋没关系,把自己摘得很干净嘛。    “对,皇上,臣与郑大人确实不熟。”楚清马上承认。    郑春秋偷偷舒了一口气。    楚清:“工部虽然接二连三地拿去臣的图纸,但也从没有做过批示,臣以为这就是工部的程序,所以确实没给工部打过报告。”    当初所有的图纸,楚清都是上呈给皇帝,然后是皇帝交给工部的,并非楚清直接呈递工部,自然没有批示。    但是,以偏概全、偷换概念的事儿你们能做,我也能呀。    我说错了吗?你们工部用的是不是我的图纸?是吧?白用的吧?也没给我个奖励或者批示吧?    郑春秋恨得牙根痒痒:图纸是从皇帝手里接过来的,只有皇帝给工部的批示,我给你批示个屁!    但是他没法说啊,楚清说的不算错嘛。    刘聚也跪下了:“皇上,户部对楚清确实照顾不周,没有给予及时、有力的支持,是老臣失职。”    这个态度还不错。年纪一把,不算白活。楚清打算放过他了。    “皇上,”胡恒秋摸摸鼻子,也跪下:“楚清所为,不能更好,换一个人也做不到她的程度;    不说别的,诸位大人可有哪位愿意自掏腰包的?    京都近来也涌进不少难民,诸位大人倒是有设粥棚之举,可有哪位大人捐钱捐物了?    花小钱赚名声的事情诸位能做,花大钱挨骂的,有谁干?”    胡恒秋总算替楚清开腔了。    要不是因为是在朝堂之上,洪亮这会儿估计就掏出烤豆饼、翘起二郎腿了。    瞧瞧吧,楚清站,他们才能站,楚清跪,他们也得跟着跪!甭管你是几品官!    御史中丞陶大仁盯着楚清的背影:嗯,年轻、胆大、敢说、能说,要是再少些口头语,给弄到御史台也不错!    看着三个部门的大领导果真被自己拖着表态,楚清心里总算平衡了些。    不过,胡恒秋的话倒是勾起她委屈的情绪。    她做的这些事,真不全是为了自己赚钱,自然,也不是纯粹的忧国忧民。    《孟子》中有云:“尊德乐义,则可以嚣嚣矣。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不失义,故士得己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这是为人处世的根本。    一个人的能力不是平白得来的,是通过自身努力和整个社会提供的实践机会才能获得的。    所以楚清在自己的世界里,但凡有力量帮助别人,绝不会含糊。    她不是一个聪明人,甚至可以说,在很多方面都很愚钝,尤其是与人交际,更是其弱项。    但有一点,她还算善良。    也有帮助别人时被误解、被碰瓷的经历,却都没有磨灭她的本心。    在这个世界中,她做了官,手中有了一定的权力,是她在自己的世界中所不曾拥有的。    既然有权力,为什么不用一用呢?    如果做一件事对自己好,对更多的人也好,为什么不做呢?    她帮助百姓的同时,也充盈自己的钱包,这是多好的事情。    当然她也可以只“独善其身”,而不“兼善天下”,那样对自己更有利,有那些功夫只给自己赚钱不好吗?不然睡睡美容觉也好呀。    可是,她偏偏知道蝗灾的可怕,也知道一点点防治的措施,这是她的能力。    而且,她手中还有钱,有官职,结合着利用起来,做点对大家都有益的事,有什么不对?    难道真是不做不错,做多错多?    百姓还能从不理解、不配合转变成积极响应,朝堂上这帮人为什么就非要置她于死地!    我不就是妨碍了一点点你们的利益吗?    你们就那么贪婪?你们都是读书人,个个号称“学富五车”,难道就真的不明白如果你们把国家瓜分了,一时得逞而后患无穷吗?    哪朝哪代的瓦解没有你们这些人的主导?    真正的损公肥私就是你们这帮人!    挖国家的墙角,薅国家的羊毛,国没有了,你们的家还有个屁!东方红不败的寒门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