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1.丰收
书迷正在阅读:嚣张?我迪达拉四张嘴,嚣张本嚣、民国军火商、天降三宝总裁爹地跑不了、我有一个道姑老婆、真千金她又给人算卦了、重返人生:1987、神奇宝贝:大师系统、最佳女婿(最佳赘婿(林羽江颜))、斗罗大陆成为便器的小舞、狂乱的玛利亚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香城电影可以说是风靡一时。    在整个亚洲都很火,但进入九十年代后期香港电影迅速糜烂,本土市场也不行了,所以很多香港演员和导演都选择北上内地发展。    比起演员来说,香城的导演在内地拍的电影更显得尴尬,一些上世纪在香港拍出了不少经典电影的导演,在内地却成了烂片专业户。    这些导演一种要么就不断抄冷饭,重复自己以前在香港拍的那些东西。    如王京、刘真伟等,都是炒冷饭的惯犯。    一种要么就是水土不服,拍不好能属于内地的题材。    比如攀登者,其他什么都好,就是导演是香港的,所以最后崩了,还有鲜肉大业之所以烂,除了一众鲜肉参演外,导演是香城的也有很大原因。    基本没几个香城导演能驾驭属于内地专有的题材,也就是没办法接地气,哪怕是能在内地拍成好的电影,也是香港导演擅长的动作、武侠、枪战这类题材。    比如徐老怪和林朝闲。    不过,陈可新可以说是一众北上香城导演中的一个例外,他在内地拍了好几部属于内地独有的题材,不仅接地气而且口碑成绩都不错。    如后面的《中国合伙人》《亲爱的》,都很难相信这居然是一个香城导演拍出来的。    虽然有的电影仍旧有许多的槽点和不足。    但总体还是拍的可以了,在写实纪实和电影虚构夸张这两者之间的把握还不错,可以说在内地发展的香城导演中,陈可新算是比较接地气。    陈可新擅长以世俗故事、草根人物表达商业话语,体现商业价值的诉求,以影片的主题内涵表达精英思考,从而完成了商业性与艺术性的缝合。    同时,用新历史主义叙述的方式解构传统的历史主义现实观,以世俗大众的视角,从小人物人生际遇、历史轶闻中多侧面多角度的诠释历史,进行商业化表达,而主题意蕴中则体现了其对传统价值观、人生理想、人生意义、人文情怀的彰显,从而使得商业性与艺术性互相渗透、体现在作品中,受到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的一致推崇。    “电影无所谓的形式。”    此刻的舞台上,陈可新正在讲述自己对电影的理解。    “商业片,文艺片乃至纪录片都可以注入导演的感情,而外界将之理解为某某导演的风格,实际上,我觉得没有风格的导演才是最厉害的导演。”    说着,陈可新把目光转向陆晨这边。    顿了顿,继续说道:“在这一点上我比较推崇陆晨导演……”    陆晨瞬间一愣。    镜头的反应倒是不慢,立刻就把陆晨对方头像投影到了大屏幕上面。    结果很多人瞬间就看到了陆晨愣住的表情。    此刻的陆晨宛如被老师抓包的学生一般,    有些不知所措。    正在环顾四周。    “陆晨导演不用紧张。”    陈可新笑道:“虽然在以后我们会成为对手,但这并不妨碍我个人的喜欢,《鲨滩》下映之后,我又在家里面看了很多遍,收获颇丰。”    陆晨笑了笑。    现场的记者咔咔的拍个不停,这是老一辈导演对陆晨的认可。    在陈可新说完之后,    便轮到了徐老怪。    徐老怪上去之后,也是一阵对陆晨的吹捧。    外界肯定对这种事情很有兴趣。    毕竟网络上时不时的就会出现对于这些权势级导演之间的关系如何的八卦。    转眼十多分钟的过去。    也终于轮到了陆晨上场,作为权势级导演中最年轻的一位。    陆晨肯定是排在最后。    就算主办方把陆晨排在前面,陆晨也得做到尊老爱幼。    “主办方应该把我和其他几位导演安排坐在一起,这样的话,我就不会突然的被前辈们的点名吓到……”    台下的人发出笑声。    然后陆晨又提高了声音说道:“感谢几位前辈的吹捧,这让小子有些受宠若惊……”    现场的气氛有些不错。    镜头给到几位导演的时候,几位导演也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陆晨清了清嗓子。开启说起了正事:“感谢华表奖的邀请,我在这里就随便说说自己的想法。”    “不用想,以后肯定是大片的时代,想要对抗好莱坞商业大片的入侵,国产大片的投资肯定要增多的,大投资才有大回报,我们不能指望一部普通都市警匪片去对抗超级英雄大片,先天的差距太大了。”    “大家因该都看到了,这几年的电影日益革新,相比其他的,我更看好电影技术的发展,大家应该也都注意到了,无论是《八佰》还是《鲨滩》,都用到了不少的电影技术。”    “虽然我的公司有专门研究特效的部门不过,相比于西方,我们已经落后了不少,比如在国内引起关注的各类超级英雄大片就是最好的例子,而我们国内的大多数电影仍旧停留在简单的吊威亚上面,有限的大片,更多的是选择了和西方进行合拍。这样的拍摄方式,必然导致我们华语电影在全球电影圈的竞争中处于下风。”    “不能说特效大片才是我们华语电影的出路,但是特效大片必然是支撑电影市场的基石,而这些都是我们国内导演们需要学习和摸索的……”    陆晨这些话,即是说给台下的那些导演听的。    也是说给主办方听的。    他的意思很简单。    能够撑起国内电影市场的只有商业特效大片。    文艺片根本不行。    过去几年,华国影视产业一次又一次的打破了历史记录。    从曾经不足百亿的规模,到现在隐隐位居世界第一大电影市场,华国电影可以说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而现在所面临的难题是如何走出一条适合华国的电影工业化之路?    如何提升华国电影工业化水平,比肩好莱坞?    众所周知,好莱坞电影工业的浪潮已经席卷全球,但华国目前的电影工业化还处于初步阶段。    华国的电影产业大都是分散的小力量,这些力量无法聚拢起来做出一部部成熟的工业化电影。    因为传统的领头羊效应不再具备,大家都在凭借自己的认知做影视,凭借个人经验、能力对当下的环境做出选择、做出判断,就如同有组织的行动和个人无意识的冒险一样的天壤之别。    因此,华国要想从电影大国升级为电影强国,成熟完善的电影工业化体系是关键所在。    这其中蕴含着行业组织和公权力的支持、推动和保护。    台下的人听得很认真。    其实最近国内也在争吵,国内到底走什么路子才是最正确的。    特别是陆晨的《鲨滩》杀入好莱坞之后。    网上吵得更凶了。    争论得最凶的话题无非就是烧钱的特效电影还能赚钱吗?    电影市场还有更高的上限吗?    陆晨的意思很简单,    那就是他崇尚大片。    台下的人有的若有所思。    有的嗤之以鼻。    当镜头给到国师他们的时候,却发现他们都陷入了沉思。    很显然他们也是赞同陆晨的这套理论的。    现在国内的电影市场已经不是之前了。    同时撑起几部大片肯定是没什么问题的。    陆晨下台之后。    又有一些人上台,这种场面就是让大家过来交流交流心得的。    因此,大家都比较放松。    畅所欲言就好。    时间又过了半个小时,这样的发言终于结束了。    媒体也开始了节目的录制。    此时此刻,国内的五大视频网站都开启了华表奖颁奖典礼的直播。    主持人登台。    而在颁奖典礼开始进行之时,余龙悄悄的对陆晨竖起了大拇指:“陆导,你很勇啊!”    陆晨无奈的摇摇头。    没错。    陆晨说的那些话还有一层的意思。    那就是说给其它的两个奖项的主办方听的,通过这些话,表示了自己的不满。    不过,他也只能口嗨一下。    奖项偏向于文艺片。    这不光是在国内,在国外也一样。    关于这点。    陆晨根本没法说,这也是为什么有些人嗤之以鼻的原因。    商业电影最重要的是什么节奏,画面处理,叙事推进什么等等。    这些都是非常符合观众观影习惯的东西,简单点讲观众看这种电影不会无聊。    同时因为题材和剧情反映的接地气问题,这个还经常会引起观众针对这个的舆论。    不过,陆晨说的还是挺有道理的。    与其扶持文艺片,更应该扶持的是商业片。    国内观众成天骂国产电影不行了,其实真不是文艺片不行了,相反文艺片因为生态的原因很行。    因为看它的人少。    而观众喜欢看的商业片没能达到他们的要求。    因此才会说出这样的话。    毕竟文艺片普通人是不喜欢看的。主要还是商业片,以及撑住电影产业的商业剧情片、还有类型片不行。    特别是那种反应现实题材,反正走心的商业剧情片,也就是《我不是药神》这类电影不行。    这个文艺片的受众一直都很少,这个类型片,商业剧情片和商业特效大片才是市场主流电影,丰富的类型片可以满足文青和影迷的舆论走向,这个商业剧情片甚至可以作为现实舆情的纾解,也是最带观众口碑和评论,商业大片就是纯粹是娱乐产品。    国产电影的问题比较像华语音乐,网友是不是成天骂华语乐坛不行,怀念以前港台乐坛不得了,实际上就是主流流行不行了,被短视频神曲,唱跳爱豆和网络神曲占据,实际上像文艺片片的独立音乐都玩出花了,而且大神辈出,但普通人并不听,舆论掌握在他们的手上,资本根据舆论又反复推这些东西。    上面是不出事就懒得管,出事了就一刀切,最后形成了恶性循环。    这个原因比较复杂,大体可以解释为因为历史原因导致的三重挤压。    观众接受美学的教育不够,遇到点文化上的问题就习惯去举报;    上面文化作品一有舆情就会一刀切。    资本因为管着躺平只想赚钱,    三方不断挤压文化产品导致主要流行文化变成这个样子。    “没什么用!”    谢寒接话道:“你没看到很多人都嗤之以鼻吗?他们倒不是觉得陆晨说的话是错的,只是觉得陆导用这样的方式来表达不满,在他们看来,有些上不了台面。”    “我也没想上台面,就是纯粹的口嗨。”    陆晨笑道:“我只是想给上面提个醒,扶持商业片是必须的,至少不能打压,若是大家都去拍文艺片了,那么国内这么庞大的市场只能让国外的大片前来收割。”    “好像也是这么回事。”    余龙点点头。    陆晨的意思很简单,就算是不鼓励,也不能打压。    毕竟商业特效大片才是电影市场的基石。    若是没了基石。    这个市场很快就会凋零的。    文艺片撑不起这么庞大的电影市场。    “那陆导准备拍文艺片吗?”就在这个时候,杨蜜小声的问道。    听这语气,杨蜜似乎猜到了陆晨的想法。    陆晨道:“没错,这次他们让我很不爽,所以我明年打算让他们也很不爽。”    嗯,陆晨准备让刚刚那些嗤之以鼻的导演见识见识他的实力。    “所以,陆导明年准备横扫国内的各大奖项?”余龙直接问道。    “可能吧。还没想好,先把《速度与激情1》拍好再说,《速度与激情1》我可是准备拍摄系列片的,可不能玩砸了。”    余龙微微点头。    关于这点,他也是知道的。    听到这话的杨蜜眼神中透露着期待。    她隐隐约约的感觉到陆晨的心中有无数的大计划。    也许《速度与激情1》就是这个大计划的开篇。    她也很期待未来会领略到什么样的风景。    只不过,她还没意识到她可能有点想多了。    未来的风景。    陆晨又没有说要带她。    就在陆晨几人在台下聊天的时候,台上的颁奖典礼也在进行。    一个个奖项穿插着主持人的话被嘉宾一一送出。    中间夹杂着获奖者不同程度激动的发言。    台下时不时的以掌声配合。    开始的奖项分量一般。    越到后面,奖项的分量才会更高。    其中,余龙和谢寒获得了提名的奖项也新鲜出炉。    没有意外。    两人都激动的上台去把两杯拿了下来。    这让在场的好多明星和导演纷纷把目光投向陆晨。    似乎又是百花奖和金鸡奖的节奏啊。    难道陆晨陆晨又要空手而归。    无数人的脑海之中纷纷出现这样的想法。    对此。    陆晨根本没有意外。    参与竞争的都是那几部作品,在其他的两个奖项之中无人能敌。    这里也一样。    当两人把两杯拿下来的时候。    余龙和谢寒都在安慰着陆晨,看到两人拿奖之后反而更加的失落了。    陆晨笑道:“放心吧,这次我必胜,国师的《金陵十三钗》没戏,上面是不会把最佳导演颁发给这么一部捧丑国人脚的片子的。”    “那不还有徐老怪的《龙门飞甲》和陈可新导演的《武侠》吗?”余龙一脸不信的说道。    “你忘了,《龙门飞甲》是合拍片,优秀对外合拍片才是他的归宿。”陆晨淡定的说道。    “还真是。”    “那《武侠》呢!”    “所以,能够和我竞争的只有陈导的《武侠》,《武侠》和《八佰》比起来,我更看好我自己。”    没错。    相比于《武侠》,《八佰》在这个奖项上更有竞争力。    就在这个时候。    舞台上的男主持人笑道:“恭喜我们之前获得了奖项的各位,接下来为大家揭晓的是最佳女主角奖,其中入围的老师分别是《鲨滩》的杨蜜和《武侠》的汤微以及《孤勇者》的杜莉。”    杨蜜瞬间紧张起来。    看到紧张的杨蜜,余龙和谢寒瞬间安慰起来。    杨蜜苦笑道:“余龙拿了最佳摄影,谢寒拿了最佳化妆,作为《鲨滩》的第三个提名,我获奖的几率应该不大,这是大奖的定律之一。”    没错。    前面的两个奖项都被《鲨滩》给拿走了,看起来好像是补偿他们的。    “稳了。”    就在杨蜜忍不住紧张拍着自己的胸口缓解的时候。    陆晨突然说道。    而就在三人瞬间把目光转移到陆晨的身上,希望能够从他的口中听到原因的时候。    台上的主持人便笑容满面的宣布了结果。    “恭喜杨蜜与《鲨滩》获得了最佳女主角。”    哗啦啦,掌声瞬间想起。    有点出乎所有人的意外,好多人都没想到最佳女主会落在杨蜜的身上。    更多的人想的应该是周训。    不过,想想也很正常。    合拍片在这里是不受欢迎的。    而且杨蜜的《鲨滩》根本没得说,这部电影也的确的引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网络话题。    票房成绩和业内的口碑都很不错。    说到这里。    不得不提一句,百花奖代表的是观众。    谁知道观众没有选择杨蜜,反而选择了一位出演文艺片的影后。    就有点扯了。    这也是陆晨很是生气的一点。    话说,那部文艺片真心有观众看吗?    有的话,为什么只有两千万不到的票房?    这是陆晨亲自查的数据。    杨蜜激动得和陆晨几人抱了抱。    走上舞台,接过颁奖嘉宾递过来的奖杯。    杨蜜的情绪依旧没能彻底的平缓。    从她有些结巴的获奖感言就可以听得出来。    要知道,她的获奖感言可是提前准备了好几个月的。    虽然没有用上。    但肯定是背得滚瓜烂熟的。    谁知道。    现在都还有些忘词。子小旭的华娱,我的老婆我自己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