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改革科举
书迷正在阅读:误入神途、抗战:百倍返现:开局吊打特工队、让心儿静一静、网王:我的球技来自死神、灵道纪、让你去历练,怎么全球都要活捉你、精灵:从真新镇开始旅行、被校花撞飞后,我苟成了世界首富、叶青柳月、乘风仙途
		
		    面对曹操等人的叫苦。    而李烨自然也是表示理解。    事实上。    这也是李烨,决心废除科举的时候,已经是预料到的事情。    毕竟少了足足一半的人手。    哪怕是曹操,司马懿,张居正,于谦他们个顶个的,都是能一个顶几个用的那种。    然而。    中低层的官员,流失还是太严重了。    曹操他们自然可以一个人兼任许多官职。    但是总不能什么鸡毛蒜皮的事,都需要他们去做吧?    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    不仅仅是曹操他们。    眼下整个朝堂的官员,包括着李烨自己。    几乎都是超负荷的高强度工作着。    如果是短时间内。    倒是还能够支撑得住。    但李烨明白。    若是时间长了。    即便众人都是铁打的身体。    也根本无法弥补,这人员缺失所带来的空缺。    在这样的情况下。    补充人手已经是势在必行的事情了。    而这边。    望着脸上已经是满是疲惫之色的曹操众人。    李烨摆了摆手,脸上的表情也是极为的凝重:“诸位,这段时间辛苦了。”    曹操等人默默的摇了摇头:“辛苦倒是不至于,只是希望陛下,早日为朝堂补充人手才是。”    “否则,吾等就算是累死,也处理不完这堆积如山的政务了。”    “是啊,政务一旦堆积过多,对于朝廷本身的运转,也会产生很严重的影响。”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    言语中。    皆是要补充朝堂人手的意思。    而李烨。    其实也正有此意。    望向众人,缓缓点头:“朕已经拟定,于一月之后,在京城开办科举。”    这句话后。    众人却是微微的皱了皱眉头:“科举?”    “到这个时候才举办科举,会不会有些太迟了?”    很明显。    对于李烨的决定。    众人是略微的有些不解。    其实。    在整个中原诸国中。    目前的官员选拔制度,却是略有不同的。    大秦以军功爵位起家。    而大汉,则是基于察举制的九品中正制。    而大唐和大隋,皆是采用科举。    但是大唐和大隋的科举,却是略有不同。    大隋的科举。    脱胎于大汉的九品中正制。    虽然在名义上是采取了开科取士的办法。    但实际上。    却依旧是察举制。    需要经过五品以上的官员推荐,才能有赴考的资格。    而大唐的科举制,脱胎于大隋的科举制。    但在内容和形式上,却已经大有不同。    不但不需要五品官员的推荐。    而且考察科目,也是五花八门。    给了考生更多的选择性。    每年科举的时间,也是固定的。    说白了。    大唐的科举,是远远的优于大隋的科举的。    而在大夏。    官员选拔的方式,也是通过科举。    然而。    却是和大隋基本类似的情况。    需要朝廷大员,或者地方望族的推荐,考生才有机会参与科举。    说白了。    之所以产生如此畸形科举制度的原因。    就是因为整个大夏和大隋,皆是被世家大族所掌控的原因。    毕竟。    能担任五品以上的朝廷大员。    或者是地方望族。    莫不是和世家大族,有着各种各样的联系。    就以李烨面前的司马懿为例。    司马懿的本家,司马家,就是一个世家大族。    虽然司马懿能做到今天太尉这个位置。    靠得基本上都是自己出众的能力。    但能说,没有背后的司马家,司马懿能如此轻松的做到这个位置上吗?    自然是不可能的。    而和李烨同盟的西宫太后,其背后的吕家,也是世家大族一个再明显不过的代表了。    而曹操,其实也是如此。    本质上。    大夏和大隋的整个科举。    依旧是被世家大族所控制。    出头的,基本上都是世家大族的士子们。    而寒门乃至是普通士子想要出头。    实在是千难万难。    就算学识才能再过的出众。    不依附于世家大族。    基本上就连赴考的资格都是没有。    也正是因为如此。    即便是有寒门或者普通士子高中。    也是不得不沦为了世家大族的附庸。    长此以往。    世家大族掌控了科举升迁之道。    几乎是霸占了整个士林。    本质上。    和大汉所处的九品中正制,依旧是没有任何的区别。    其实。    当初在先帝的时候。    已经有开始废除科举制这样的迹象了。    但是还没有来得及实施。    先帝的身体。    便已经是急转直下。    所以。    关于改革科举的事情。    也是这样不了了之了。    这边。    随着李烨决意开始科举的时候。    这边众人脸上却是神色各异。    然而同意的,却基本没有几个。    究其原因。    一是科举所需要耗费的时间实在是太长了。    从乡试,会试……    一路到最后的殿试。    足足需要将近大半年的时间,恐怕科举才会结束。    而这么长的时间。    朝堂无疑是等不了的。    而且。    还有一个最重要的问题是。    众人对于科举能否选拔出合适的人才。    并不抱有什么信心。    毕竟以大夏目前的状况。    世家大族,对大夏,对朝堂有没有什么特别的心思还是两说呢。    又怎么会真的会委派,麾下士子前来参与科举呢?    见得众人的神色。    李烨脸上的神色,依旧是没有一丝一毫的改变。    众人所担忧的,他又怎么会不知道呢?    望向忧心忡忡的众人。    李烨的嘴角依旧是带着笑意,望向众人:“你们所忧虑的,朕都知道。”    “所以,这一次的科举,并不同于以往。”    “为了更好的选拔人才为朕所用,朕已经决定,效仿大唐,改革科举。”    “此次科举,不必再需要五品以上官员和世家大族的推荐,天下所有士子,都可以参与此次科举。”    “此次科举,会分为文举和武举。分别选拔文臣和武将。”    “不问出生,唯才是举。”    “既然是科举,为何需要五品大员和世家大族的推荐才能参与科举?这些东西,早该被扫进垃圾堆了。”    “朕要的,是穷尽天下所有人才!”    仅仅是一句之后。    这边曹操等人瞪大了眼睛。    呆愣愣的看着眼前的李烨。    是久久不能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