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0章李烨在京,掌控一切
书迷正在阅读:误入神途、抗战:百倍返现:开局吊打特工队、让心儿静一静、网王:我的球技来自死神、灵道纪、让你去历练,怎么全球都要活捉你、精灵:从真新镇开始旅行、被校花撞飞后,我苟成了世界首富、叶青柳月、乘风仙途
		
		    赵匡胤做梦也想不到。    三千人是怎么输给一千人的,不光输了,还有一千六的骑卒死伤!    重伤的王文斌被抬着进入帅帐,鲜血将白布染成红布,又拉着血丝滴落地面。    “大帅,是,是我轻敌了,愿大帅责罚。”    王文斌挣扎着想要爬起,只带起血痂破裂,旧伤遗留的血液又添新,在地上继续蔓延。    他脸色一白,只趴在地上,却半点也爬不起来。    众将面带不忍,却无人敢劝。    只小心翼翼看了眼坐在元帅椅上的大帅,又将自己往侧面缩了些,努力减少自己的存在感。    营帐内气氛凝滞,几可冻毙蝼蚁。    “你,是怎么败的。”    赵匡胤终于开口了,问出了第一句话。    他的声音古井无波,没有丝毫幅度,让人听不出喜乐。    “大帅,我……”    王全斌犹豫着,还是强忍屈辱开口了。    在夏军第一次冲锋后,王全斌的三千骑卒就被打乱,而后又是三千冲锋,死者上千,伤者五百,还是在自家三十万人大营外被打败。    若不是后续有营内弓箭手掩护,迫使夏军不敢再行第五次冲锋。    只怕他都回不来了。    任谁都能听出来,王全斌话里的屈辱。    然而,赵匡胤仍是不为所动。    “你觉得,自己该死吗?”    赵匡胤冷冷看着他。    王全斌气喘两次,挣扎着跪在那。    “我该死,但我求大帅留我条活路。”    “活路?”    赵匡胤声音中夹杂疑惑,看着王全斌的目光带着冷冽。    “大帅,我并非是要苟活,只是今日耻辱,我必须亲自洗刷。”    “大帅!”    谋士一列,排在最前面的潘美跨出队列。    “仲询有何话说?”    “大帅,王将军既然想洗刷耻辱,不妨贬他军职,让他成一小卒,冲杀在第一线。”    王全斌看了潘美一眼,眼中满是感激。    “仲询所说不错。”    赵匡胤轻点头。    “来人!”    门外,两名士卒小跑进营帐。    “将王全斌盔甲扒了,带下去养伤,等他伤好,就扔进死士营中。”    死士营,是赵匡胤军中罪卒所在。    其内士卒吃着最差的伙食,冒着最大的风险,每逢开战,几乎都要换上大半新面孔。    “仲询以为如何?”    “大帅英明。”潘美僵硬笑了下,站回队列之中。    “着人让构儿快些赶回来。”    王全斌被压下去后,赵匡胤又下了道命令。    三十万大军中,只有扬州大营的十万可当精锐。    而赵构带走的一万扬州骑卒,更是精锐中的精锐。    王全斌败的这么惨,固然有他轻敌原因,却也让赵匡胤认识到,夏军的骑卒很强,他必须得将自己手下最精锐的骑卒放在眼前,以防制肘。    比起赵军这边,大夏军营中却是一副欢天喜地的情况。    公孙贺浑身浴血,身后跟着五百残卒,每匹马上都拖着一名受伤或死去的战友,可没人面露悲色,只有振奋。    “公孙将军。”    卫青亲率其余将领在营寨大门口迎接。    公孙贺不敢怠慢,翻身下马,在卫青面前重重抱拳。    “幸不辱命!”他锵声道。    “哈哈哈,公孙将军说的那里话,你的功劳,我定会奏报给陛下!”    卫青把公孙贺把住公孙贺双臂,同时下令:“将伤员送去好好救治,再让火头军做些好的,今夜为公孙将军贺!”    话音落下,早已等待的士卒小心将伤员搀扶下马。    又有人搬来担架,一个个小心抬走。    卫青带着公孙贺进入营帐,其余将领跟随。    直至这时,二人的脸色才严肃起来。    “公孙将军,你觉得,那赵军如何?”    卫青从未看清过赵匡胤,否则之前过江,也不会让公孙贺为次锋,先于下游吸引赵军沿岸斥候集合围剿。    “赵军士卒很厉害,我也就是打了他们个措手不及,若非咱们的马比他们好,这次我恐怕就回不来了。”    公孙贺说完,忍不住拱手问道。    “大帅,虽说您是大帅,可能不能告诉我们,您打算怎么赢?”    “后续真的没有援兵了吗?”    问题问出,其余将领纷纷竖起耳朵。    他们对这件事也十分好奇。    此次过河攻赵的大军本就少,比起赵军三十万处于绝对劣势。    卫青还分了好几批人出去,其中就包括一早就带队离开的霍去病。    他们都想知道,后续的大战,卫青想怎么赢。    “这个嘛。”    到了这个时候,卫青也不隐瞒了。    他只扫了一眼众人,就道:“自是攻心计。”    “攻心?”    一众将领眉头微皱。    “你们不妨想想,赵军来了三十万,他们想要怎么打。”    “赵军自然是想堂堂正正跟咱们决战!”    公孙贺立刻答道。    “是也。”    卫青点头又问:“那如果咱们不应他的决战,只偶尔小战呢?”    “那赵匡胤自然会坐不住。”有将领道:“甚至于,赵军还会攻城……”    “赵军不会攻城!”    公孙贺打断那名将领的话。    换做他自己,也绝不会攻城。    营寨背靠江水,一江之隔就是大夏。    他们知道自己没有援军,可赵匡胤又不知道,就算直接跟赵匡胤说,赵匡胤也只会当诱他上当的计策。    江南比之大夏太小,赵匡胤不敢打消耗战。    “公孙将军说的不错,赵军绝不会攻城。”卫青赞道。    “咱们闭门不出,赵军就只能跟咱们耗着。”    “而我分出的几支兵马,届时会攻击那些城中没有多少驻军的城池,顺便为赵军营造江南腹心有一只庞大的大夏军队的错觉。”    一众将领眼睛一亮。    他们已经想象到那一幕。    两军对峙,赵军一边气急一边担忧,最后闹得人心惶惶。    到了那时,只怕就是打起来,赵军三十万大军也心不在焉。    “妙!”公孙贺鼓掌赞道。    他双目发亮看着卫青。    “大帅,此计是你想出来的吗?”    “自然不是。”    “这是陛下计策!”    卫青说着,不由想起那日同陛下的见面。    陛下虽未开口,却是让他直接提点十万精兵。    想来那时,陛下就已经想到这个妙计,只是没第一时间跟他严明。    “这是考验,考验他能否成为一个合格的大夏侯爵!”    卫青心想着,对远在京城的陛下,泛起起浓浓敬佩。    一众将领心中一惊。    随后心情平缓。    是陛下的计策啊,那没事了。    不愧是圣君典范!    “阿……阿嚏!”    皇宫,御书房,李烨连打了数个喷嚏。    “难道有人在念叨我?”    他忍不住想到。    抬起头,日头刚上中天。    “今天第几天了?”    “回陛下的话,卫帅出发已经半月时日了。”小春子恭敬答道。    “已经半月了吗?”    李烨自语道:“也不知卫青打算用什么计策打败赵匡胤,原以为他站稳脚跟后,就会跟我要兵马……”    半月时间对一场大型战争来说很短。    特别是这个大军一日只能行五六十里的时代。    可半个月时间,已经足够让京城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