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0章朕只有一个条件
书迷正在阅读:误入神途、抗战:百倍返现:开局吊打特工队、让心儿静一静、网王:我的球技来自死神、灵道纪、让你去历练,怎么全球都要活捉你、精灵:从真新镇开始旅行、被校花撞飞后,我苟成了世界首富、叶青柳月、乘风仙途
		
		    千言万语,哪怕手中这坛御酒,也不如李烨这两句话来的顺心,罗成心中生暖,再次跪地。    “陛下以恩义待草民,草民定不会辜负陛下,辜负大夏!”    “很好,下去吧。”    李烨挥手道。    等在殿外的王公公立刻走了进来。    “陛下,草民还有一事想要求问陛下。”    刚端起碗的李烨又将温粥放下。    “说。”    “有一人托我问陛下,是不是大夏人都可参军入伍,上阵立功。”    李烨不解,但还是欣然答道。    “这是自然,只要年龄达标,又能通过征兵入伍的测试,则我大夏国民,人人皆可从军。”    “草民明白了。”    “草民告退。”    罗成转身走了,李烨拿起碗,忽得叹了口气。    粥冷了……    “高句丽那位使臣在殿外吗?”    几口喝完稀粥,李烨抹嘴问道。    小春子赶忙将碗撤去,答道:“在的,陛下现在要见他吗?”    “让他进来吧。”    很快,李在严走进偏殿。    看清上方李烨后,他心中一怔,对李烨的年轻有些难以置信。    这么庞大一个国家,却在这么一个年轻的帝王手中扫平内忧外患,不断强盛,莫非这世上真有生而知之的圣君?    “你就是高句丽右相?”    李烨问道。    “外臣李在严,见过大夏天子。”    李在严反应过来,赶忙施礼,心中不乏忐忑。    盯着一个帝王看上半晌,在任何一个国家都是大不敬,别说大夏和高句丽之间,本就没有任何情谊,可以说是敌国。    “李大人此来我大夏,所为何事啊。”李烨悠然道。    见大夏天子不打算追究自己的罪责,李在严心中松了口气,赶忙道。    “回禀天子,外臣此来,是想请天子做个公道。”    “公道?”    李烨听见这两个字,就已经明白了李在严的来意,可他还是佯装不知,接着问道。    “李大人,据朕所知,你我两国并无往来,又要朕主持什么公道?”    李在严眼眶一红,双膝跪下。    “天子,隋帝残暴,在我朝境内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听闻中原五国皆是礼仪之邦,从未听过这般残暴的帝王。”    “只求天子能为我国主持公道!”    他说的声泪俱下,李烨却有些犯恶心。    杨广的确残暴,但高句丽这些年仗着大元撑腰,屡次犯边,害了不知多少大隋大夏百姓的命,哪儿来的脸跟他哭惨?    大殿寂静,李烨坐在原地没动,看似在沉思,实则在趁机休息。    好一会儿过去,李烨回过神来,叹息道。    “此事,只怕朕无能为力。”    “朕同杨广有些私交,且此事毕竟是大隋同你高句丽的矛盾,朕不得干涉他国内政,是以……”    李烨说的很长,透露出的态度却只有一个——得加钱!    李在严混迹高句丽政坛多年,立刻明白了他隐藏的意思,开口道。    “天子,若是大夏能居中调停,使大隋退兵,我国愿每年朝贡二十万两,外加美貌女子百人。”    李烨对美貌女子不感兴趣。    直至如今,他在后宫仍是独宠卫子夫一人,又因为年轻,没有大臣敢死谏求他纳妃,如若他想搜罗美人,扩充后宫,只需一声令下,整个大夏都会喜滋滋为他操心,什么类型找不到,何必找什么外族美女。    相比较下,那二十万两朝贡,李烨还有些兴趣。    “黄金?”    李在严喉咙一梗,脸色通红。    “白银……”    李烨翻了个白眼。    打发叫花子呢还二十万两白银,不说投资收入,光是京城每月的商税,就不止这点。    “天子,您意下如何?”    李烨挤出一丝笑意。    “李大人,朕同隋帝杨广关系其实没有那么好,只怕他不会听朕的。”    李在严心中明白,接着加价。    “天子,每年朝贡三十万两白银,千余美人如何?”    高句丽才多少人啊,每年送千余美人,那美人的评定标准得低到什么地步去?    李烨一言不发。    李在严一咬牙,接着加价。    “天子,每年朝贡五十万,千余美人如何?”    “李大人,两国开战历久弥坚,如今为时尚早,你不妨先回去休息吧。”    李烨话音落下,两名太监来到李在严身旁,一左一右抬起他的肩膀。    后者顿时急了,高呼道。    “天子,您究竟要如何才肯救我高句丽?”    听见他的话,李烨抬抬手,两名太监退去,又将李在严露了出来。    “李大人,朕只有一个条件。”    李在严整理了下散乱的红衣,拱手道。    “天子请讲。”    “你高句丽,自此往后,成为我大夏的附属国。”    “附属国?”    李在严咀嚼着这三个字,顿时松了一口气。    “禀报天子,这件事,外臣便可以做决定,如若天子能令大隋撤兵,我朝便为大夏附属,永世不叛!”    “不,我的意思是,成为我大夏的附属国!”李烨严正道:“自此以后,同大元斩去一切联系,只对我大夏称臣纳贡!”    李在严满脸惊愕,又支支吾吾起来。    大元对高句丽的支持,在突厥内乱后,就少了许多,但往日大元的豪气,还是令高句丽上下心悦诚服,要不然凭借高句丽那么点地方,怎么能养得起将近百万军卒?    他能代表高句丽对大夏称臣,反正也不是第一次。    可断去跟大元的联系,却不是他能决定的。    高句丽朝廷共有三股势力组成,东西两党以及韩王的护皇派,任何一方提出这种条件,都会被另外两方合力打压,别说他,就是韩王也不敢有这种提议。    “看来,李大人没有将大隋放在心上啊。”    李烨见李在严犹豫半晌,还没有下定决心,也有些烦了,挥挥手命人将他带走。    这一次,李在严没有再反抗,被两名太监请出偏殿。    偏殿中,李烨忙碌半天政事,有些乏了,开始闭目养神。    “海瑞和和珅的提案,是在今天讨论吗?”    李烨随口问道。    他说的,是由刑部出人出编制,户部出钱,在全国各地设置一批流动钦差,打击各地频发的抢劫商人恶性事件,那些被抢的商人,大多是户部投资的商人,这导致户部在上个月,间接损失了数十万两收益。    户部尚书和珅,为此找到海瑞,希望他帮忙想想办法。    一来二去,二人借鉴大秦的亭长制,准备设置一批不入品的流动亭长。    “回禀陛下,是的。”    “你替朕找个能干的太监去旁听,事后写份报告提上来。”    “哦对,方才那个王公公好像不错,他叫什么?”    “回禀陛下,他叫王承恩,是初入宫中的小太监,因为办事牢靠,被臣收做义子。”小春子道。    “王承恩?”    李烨觉得这名字有些耳熟,想来也是个历史名人。    想了想,李烨还是放弃了看看对方属性的想法。    随着大夏民生提振,或许是天命所归,越来越多的历史名人出现在大夏。    李烨一开始还喜滋滋的,每隔一段时间就进游戏收一批皇帝币,后来他放弃了,能够进入大夏朝廷任职的,系统好像默认了他们对他的效忠,导致李烨每次进游戏界面,都会有99 系统邮件出现。    一开始他还会耐心查看,又有哪个名臣干将为自己所用,次数多了,干脆选择一键收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