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两百五十四章 蒙圈的道藏!
书迷正在阅读:天鉴宝藏、我靠选秀综艺逆袭成娱乐圈顶流、诡异直播:我能无限推演、穿到七零年代我撩到了女主白月光、系统把我上交给了国家、肉身横推你管这叫亡灵法师、龙隐宁欣、寒门江山、那个炮灰我穿过、我的弟控老姐才是大反派
		
		    “混账东西,他敢!”    李世隆冷哼一声,可旋即想到了秦墨昔日的战绩,他还真的敢。    不由的道:“这样,朕让人去把那狗东西叫过来,你一会儿就躲在一旁,不要吭声!”    “不行啊陛下,那不是坑我家憨子?”    “说的什么话?朕找他问政岂是坑他?”李世隆道:“等朕寿诞之后,他就要去经略南洋了,估计没有个一年半载的,是回不来了。    他不在,朕要是碰上什么麻烦了,想要问他,就算是八百里加急,一来一回儿都需要一两个月。    不方便,还不如现在趁早未雨绸缪,把要问的事情,全都一窝蜂的问了,然后记下来。    这样一来,朕也好一件事一件事的去应对!”    秦相如一愣,心中大骂李世隆无耻,这是把他家憨子压榨的干干的,想到这里,他竖起了大拇指,“陛下,您真是个多哥皇帝!”    “朕知道,你也是朕的多哥臣子!”李世隆笑了笑。    ......    而此时,一个身穿灰色袈裟的僧人站在了秦府门前,他看着鎏金的牌匾。    明明是郡王府,却没有悬挂郡王的牌匾,说他低调吧,行事又高调的不行。    说他高调吧,平日里秦家的人又深居简出的。    当真怪哉。    相比佛,百姓对秦族人的夸赞更是如潮一般。    “劳烦施主通报一二,会昌寺和尚,道藏求见秦驸马都尉!”原本他是不想来的,可左思右想,还是来了。    他不怕秦墨,但是会昌寺上下近一千人怎么办?    门口的守卫闻言,飞快的跑了进去,“少爷,会昌寺的三藏禅师来了!”    “三藏,哪个三藏?”    “就是道藏大和尚!”    “哦,知道了,快把他请进来。”    道藏是李世隆亲封的三藏禅师,因为秦墨魔改的大乾西游记里,就有三藏之名。    李世隆念道藏取西经路途遥远,特地封了他三藏。    但是道藏并不喜欢这个禅号,特别是它出自一个践踏真佛的人之手。    但是三藏这个号又尽显佛祖真意,所以他特别的拧巴。    一时间,不知不觉中就犯了嗔怒之戒。    道藏进到秦府,来到了秦墨所在的院子,看到了那个坐在炕上围炉煮茶的大黑汉子。    “这不黑熊精吗?”    道藏心想,站在门口诵了一句佛号,“道藏见过秦驸马都尉。”    “哟,道藏大师来啦,快进来喝茶。”秦墨热情的冲着道藏招手,“昨天去了会昌寺,本想见一见大师,结果高兴而去,败兴而回,实在是遗憾!”    嘴上虽然这么说,秦墨却是连炕都没有下。    只不过是礼尚往来罢了。    道藏心思通透,又如何不知。    眼前这位爷,看似笑嘻嘻的,可他若是发怒,当真是血流成河。    道藏很清楚,这天下罕有人敢在他面前嚣张跋扈。    “贫僧昨日正翻译文书,陛下多次给贫僧添食加衣,就为了让贫僧能够尽快写完大乾西域记。    只可惜,人力有穷时,两年多了,却还没有彻底收尾。    实在是愧对陛下。    所以,这才没有来面见秦驸马都尉。    还请驸马都尉莫往心里去。”    “三藏禅师果真是个实诚人!”    “出家人不打诳语!”    “来,上来喝茶!”秦墨给他倒了一杯茶,“其实我对三藏禅师有无限的尊重,十七年风雨同尘云和路,途径诸多国度,记录下了各国的风俗人情。    毫不夸张的说,若成书,必然是名震古今的奇书。”    “愧不敢当!”    “大家都是实在人,就别谦虚了,这本大乾西域记,成书之后,一定要给我留一本,没有手抄原本,也可以给我一个拓本。    到时候,我会誊抄其中对各国风俗人情细致描写的部分,放入全国的课本之中。”秦墨很是认真的说道。    “放入课本之中?”这一块,道藏还不是很清楚,“什么课本?”    “哦,现在全国教育不是开始实行统一教本了吗,其中就有地理和历史门类,来帮助咱们的学子开阔眼界,知晓人文历史。    你写的这本西域百科全书,还不错的,再加上现在西域不少国家都是咱们大乾的领土了。    既然是自己人,那就要好好的尊重他们各地的风俗习惯。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然后再发行大乾西域记,成为孩子们指定的课外读本之一。”    道藏愣住了,他不明白秦墨为什么这么做。    他不是讨厌佛吗?    那又为什么要帮他发书,甚至把他的大乾西域记写入教本之中。    这绝对是名留青史,能让佛祖真意传遍全国的大喜事。    这不正是他毕生的追求?    不过,天上真的会掉馅饼吗?    他舔了舔皲裂的嘴唇,“秦驸马都尉,贫僧不解!”    “为何不解?”    “您不是厌佛?又为什么.....要这么做?”    “谁告诉你我厌佛了?”秦墨笑了起来,“我是不怎么喜欢佛,但是不代表我就讨厌知道不。    客观的说,佛虽然不教导人生产,还有一些比较过激的言论之外,总体还是教导人向善的。”    “那里过激了?”    “恶人做一百件恶事,只要放下屠刀,便能成佛,哪有这么好的事情?”秦墨撇嘴道:“虽然是让他放下屠刀,可他会死吗?并不会,他犯下的罪孽,得到宽恕了吗?    他只是获得了自己内心的谅解,并没有得到被害人的谅解。    而且,如此,还要法律如何?    人人杀了人,就跑去佛祖面前忏悔,便能遁入空门,还要六扇门作甚?”    道藏一愣。    秦墨又接着道:“善人做了99件善事,一念之差做了一件恶事,便被人记恨,憎恶,得不到宽恕,你说这又是为何?    要是人人都出家,拜佛,田也别种了,反正天上会掉粮食。    衣服也别穿了,佛会赐给你们。    房屋也别盖了,反正佛祖的西方极乐世界,什么都用。    病了也别看病了,郎中也全都跪在地上敲木鱼,念诵超度经,早日超度他们去西方极乐世界好了。    无病无患,无痛苦,无生离死别,无压迫,多好?”    /91/91732/322244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