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7章 番外四: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三)
    她这一番话,说的简单又真诚。    张家大小姐在宫里头待了十几年,什么魑魅魍魉没见过。    因而,文兰的诚心倒是打动了她。    年纪虽然小,但却识字。    性子也坚韧。    若好好培养,日后也定是个称手的。    想到这里,张家大小姐便开口了。    “既如此,那便留下吧。仲夏,你去告诉母亲,将她的名字纳入册中,随我一道进宫便是。”    还不等仲夏回话,张家大小姐又继续吩咐道。    “就用文兰这名字吧,腊梅到底是俗气了些。”    “是。”    头一次,文兰觉得自己如同溺水之人,抓住了救命的稻草。    对着张家大小姐就笑着笑着哭了出来。    张家大小姐瞧见她这张稚嫩的脸,倒是递了块帕子过来。    便说道。    “要跟着我,就记牢一件事,哭是不解决任何事情的,明白吗?”    文兰点点头,而后用帕子擦去了眼角的泪。    同时一并擦去的,还有过去那个软弱无能的自己。    四小姐和三夫人知道文兰被填入了册中之事,已经是大半个月后的事情。    起初,她们还以为这小丫鬟不会是想不通投井了吧。    委实给她们担惊受怕了几日。    后面在知道她是攀了大小姐这高枝后,便怒不可遏。    但也无能为力。    “她可是马上就要做太子妃的人,你与她硬碰硬讨不了好的。”    听到太子妃三个字的时候,四小姐眼中迸发出了极大的妒忌。    “凭什么她就能被送入宫中,得皇后亲自教养?”    “凭什么她还可以一跃成为太子妃?”    “凭什么从小到大提到张家嫡女,人人都只记得府中的大小姐,却不识我这个四小姐?”    “如今,连我身边的贱婢也不放过,难不成是要做菩萨给众人看,让大家都对她感恩戴德吗?”    一连串的咒骂,让三夫人感觉捂住了她的嘴。    面有惊恐的说道。    “不要命啦?咱们三房本就没什么出路,你瞧瞧大房父子可都是在朝中手眼通天之人,太子要坐稳,必然是会选她的。”    “你也不用如此的自怨自艾,等她入了太子府,咱们也能跟着水涨船高。到时候,你这亲事少说也是侯府嫡子,过些舒心日子不好吗?”    三夫人虽有大志,但也明白自己有几斤几两重。    倒是这自小娇惯着长大的四小姐,多了些嚣张跋扈和不知轻重。    四小姐攥紧了拳头,手中的指甲都戳到肉里。    她也不觉疼痛。    这口恶气,她是咽不下去的。    可要让她正面去跟大小姐刚,她又有些不敢。    因而,只能躲在暗处,想要寻她们的不是。    只可惜,文兰自入了大小姐的院子,便一直在养病和学规矩。    连门都没出过一次。    一直等到了圣旨落下,她跟在张家大小姐身边做个二等婢女之时。    四小姐才见到了她。    整个人如脱胎换骨一般。    腰杆也挺直了,气质也舒展了。    最要紧的是从前那份我见犹怜,变得坚韧了不少。    从此刻起,她不再是那个唯唯诺诺的腊梅。    而是要随张家大小姐一同入东宫的二等婢女文兰。    四小姐看到这里,忍不住想冲出去。    就扯了这丫鬟出来收拾一顿。    但却被身旁的三夫人给死死按住。    还低声提醒道。    “小不忍则乱大谋。”    如今大门一开,张家所有老少皆在。    恭送着这即将带他们全族更上一层楼的太子妃出门。    她要是这时候不知死活的冲出去影响了。    只怕,日后没好日子过得便是她。    一想到祖父那严肃的面容。    她心里就忍不住打颤。    等回身之后,才发觉大小姐一行人早已乘了宫中来的太子妃銮驾,入了宫。    再愤恨,也无济于事。    皇城是什么样的?    有高耸的城墙,有一尘不染的地面。    有规规矩矩的宫人,同样也有金碧辉煌但却异常冷清的东宫。    文兰随张家大小姐入宫之后,便成了她身边还算有些脸面的二等宫女。    近身伺候的,仍旧是随太子妃一同长大的四大婢女。    而她主要管的事太子妃的衣物等物。    入宫的日子,没有她想象中的那么舒服。    因为虽然贵为太子妃,可她很少见到太子会来日日陪伴。    但也没有她担心的那么艰难。    毕竟太子妃上孝帝后,下宽宫人的名声。    在宫里头还是传遍了的。    如此一来,她们这些人自然也跟着沾光。    走哪儿都有人高看一眼。    可文兰并没有因此而得势猖狂。    反而愈发谨慎小心。    入宫后的第三年。    太子妃传出了有孕的消息。    东宫上下人人都欢欣鼓舞,就连太子都跟着松了口气。    因而,她也得了能入正殿伺候太子妃的机会。    虽然只是每日轮守那么两个时辰。    但她从未出过差错。    无论是太子妃难受时候递上了一颗青梅子。    还是半夜睡醒后手旁的一盏温水。    无形中,都让太子妃对她的信任多进了一步。    于是,在孟冬意外成为了太子的良妾之后,文兰就顶上了她的位置。    成为东宫太子妃手底下的第四人。    从此之后。    即便是她只有十三岁大小。    但刚入宫的那些个小太监小宫女,也还是会尊称她一句。    文姑姑。    这一叫,便是四十余年。    次年的二月,太子妃诞下嫡女。    皇后钦赐公主之名,为辉娴。    意喻娴贞之德行。    太子妃接到懿旨后,并未有什么过分波澜之态。    文兰只是在旁边伺候着。    偶尔看到她脸上会挂着些淡淡的笑意。    颇为慈爱看向摇床上的辉娴公主。    这一刻,文兰才明白过来。    哪有母亲会不爱自己的孩子呢。    即便她并非心爱之结晶。    公主周岁的这一日。    帝后亲临东宫,为之庆贺。    太子与太子妃同沐恩德,于人前相敬如宾。    但文兰也在伺候太子妃之时,听到了皇后的叹息声。    “本宫知让你入宫此事,违了你想天高海阔的心思,但太子为人单纯,性子绵善,这大魏的江山交到他手上,本宫与皇上都不甚放心,可你不同,打小就心智异于常人的聪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