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0章
    从此之后。    即便是她只有十三岁大小。    但刚入宫的那些个小太监小宫女,也还是会尊称她一句。    文姑姑。    这一叫,便是四十余年。    次年的二月,太子妃诞下嫡女。    皇后钦赐公主之名,为辉娴。    意喻娴贞之德行。    太子妃接到懿旨后,并未有什么过分波澜之态。    文兰只是在旁边伺候着。    偶尔看到她脸上会挂着些淡淡的笑意。    颇为慈爱看向摇床上的辉娴公主。    这一刻,文兰才明白过来。    哪有母亲会不爱自己的孩子呢。    即便她并非心爱之结晶。    公主周岁的这一日。    帝后亲临东宫,为之庆贺。    太子与太子妃同沐恩德,于人前相敬如宾。    但文兰也在伺候太子妃之时,听到了皇后的叹息声。    “本宫知让你入宫此事,违了你想天高海阔的心思,但太子为人单纯,性子绵善,这大魏的江山交到他手上,本宫与皇上都不甚放心,可你不同,打小就心智异于常人的聪慧。”    (本章完)    第498章 番外四: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四)    “且你性情坚韧,即便是日后有了个什么风波的,我与皇上都相信,你能扛得过去。”    这些话,皇后说了许多次。    身为太子妃的张家大小姐自然也明白。    于是端庄谦逊的回答道。    “父皇母后福泽深厚,太子仁德待民,我大魏也定能昌盛万年。”    听到这些,皇后眼中忍不住闪过了失望。    但同时也有浓浓的怜惜。    曾几何时,她是多么喜欢那个明媚娇嫩的小女孩。    所以才会在她随张老夫人入宫觐见的时候,一眼相中。    开了口,留在了身边亲自教养。    一则是解了她丧女之痛。    二则也是希望给太子培养出一个忠诚又稳固的后家。    否则,以太子之心性。    日后恐也难成大器。    只是,这皇城困住了曾经的那个女孩儿。    转而磨砺出了一个事事循规守矩,心性坚韧但也如寒冰的太子妃。    太子那人最喜的就是娇玉在怀。    而非如太子妃这般的万古长青。    可皇后看在眼里,却不知该如何规劝。    心里头也着急的很。    只能佯装生气的说道。    “本宫知你不喜,但你得想明白了,还是要有个皇子傍身的好,否则,日后这江山,这天下,还有你张家,又该何去何从呢?”    听到这里,太子妃略微有些波动。    眼眸低垂的时候,也是向自己命运的低头。    “母后教训的是,儿臣知道该如何做了?”    “那就好。若你生下皇子,我大魏也就后继有人了。”    因为她相信。    以太子妃的秉性和能力,教出来的孩子,一定是个明君。    如此,也不枉费他们的良苦用心一番。    等皇后离开之后,文兰才走上前来。    接过了熟睡中的辉娴公主,送到嬷嬷那里去。    临走之前,就听到了太子妃对仲夏姐姐的吩咐。    “你去安排一下,今夜务必请太子过来。”    “是。”    文兰走的时候,也不清楚自己是否真的听见了那叹息声。    只觉得,如太子妃这般的人。    不应留在宫里头蹉跎的。    可太子妃要走什么路,不是她一个小小婢女可以置喙的。    她能做之事,便是照顾好太子妃的饮食起居。    一个月后,太子妃再度有孕。    这一次,她怀相不大好。    从一开始就有很大的反应。    吃什么吐什么,整个人消瘦的厉害。    有时候,明明人都睡着了。    却还是能被一点点的异样给吵醒。    紧接着就是一阵恶心不止。    四大宫女轮流守夜,人人都跟着熬得厉害。    文兰年纪小些,所以耐熬些。    因此,到后面见几个姐姐都是精神不振的样子。    她则主动请缨多守了几回。    某日夜晚。    文兰在外间靠着榻都有些睡熟了。    可一下子就听到太子妃猛烈的咳嗽了起来。    吓得她立刻翻身起来就去看情况。    “太子妃,您没事吧。”    太子妃难受的厉害,忍不住的想作呕。    可她基本上没吃过什么东西了,所以压根就吐不出来。    折腾了好一会儿才停下来。    一口温水下肚,那难受劲儿舒缓了些许。    月色下,文兰看着太子妃惨白的脸色。    心有不忍。    于是低声就说道。    “太子妃,此胎如此伤身,要不咱们别要了,等过两年将身子养好了,再行有孕,必定能母子康健的。”    这种话,若是让旁人听见。    文兰这条小命也别想要了。    太子妃虚弱的笑笑,而后让文兰用靠枕垫在她背后。    随后,眼眸平静的说道。    “父皇的身体不大好,所以太子登基也就这两年的事了,以他和我之间的这点子情份,若没了父皇和母后的压制,只怕也就是表面夫妻而已。所以,这个孩子,大约是我最后一个孩子了。”    lt;a href= title=三只鳄梨 target=_blankgt;三只鳄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