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天价炒饭,老唐当场拜师 第84节
书迷正在阅读:裴总的乌龟成精了、春和景宁/嫁给准未婚夫他叔、我火了以后他们都想和我炒CP、小竹马他有亿点甜、从工地卖盒饭开始、晓陌微暖与君言欢、在地铁上和高中同学撞衫后、你就演吧[娱乐圈]、碎月投江、听说总裁要亲三遍
		
		    李逸盯着豆腐,一边下刀,一边缓声解释:“它还有个名字,叫螭霖鱼,《泰山药物志》里有记载,说螭霖鱼方头巨口,龙须龙目,全首似龙而无角,因得‘螭’字,以其性喜雨而得‘霖’字。    当地有民间传说,说这种鱼置于岩石上,经烈日曝晒可以化油而流,只余鳞骨,所以也叫奇鳞鱼,谐音就是麒麟。    当然了,这只是传说,即便暴晒,这种鱼也不会化成油,但好吃确实是好吃的。    唐代李白路过泰山的时候就吃过这种鱼,还留下了一首诗。”    “什么诗?”    郑鈞开口询问。    他是陕高官安人,唐代的国都就在长安,而诗仙李白也是他的偶像,他自然被勾起了兴趣。    “我想想啊……”    李逸回忆了下,念道:“鲁酒若琥珀,汶鱼紫锦鳞。山东豪吏有俊气,手携此物赠远人,对了,赤鳞鱼也有个外号叫紫锦鳞,就是因为这首诗。”    听着李逸的解释,郑鈞缓缓点头:“有意思,什么时候有机会,一定要尝尝。”    “值得一尝。”    李逸看了他一眼,笑道:“你要是去吃,我教你怎么挑,就看鳞片的颜色。    通体金黄油润的是上品,叫金赤鳞,最好吃,但现在基本上没有了,很少见,可遇不可求。    鳞片色若银白赛雪欺霜的是银赤鳞,这种也是不多见,能吃到算运气好。    最常见的是脊背呈豆青色的,和黑灰色的,是豆赤鳞和草赤鳞,这两种就吃个名头就好,味道也还行,但和金银赤鳞没法比。”    郑鈞听得下意识咽了口口水,随即笑道:“不行,我得记一下,这还真有用,万一到时候去吃,能避不少坑啊!”    “我也得记一下。”    吴垒笑着冲节目组示意:“后期到时候帮忙把这一段节出来,发给我啊!”    直播间里,观众们听着他们的交谈,也在议论纷纷。    “好家伙,看这节目还真长见识,我还是头一次听说赤鳞鱼。”    “泰安本地人证明,我们这的确有干炸赤鳞鱼这道菜,味道真的蛮好的,不过用的鱼好像都是逸哥说的豆赤鳞和草赤鳞,金赤鳞和银赤鳞我还真没见过。”    “唉!有钱真好,我连鲤鱼都快吃不起了,更别提什么赤鳞鱼,五大名鱼了。”    “泰山的确有赤鳞鱼,我去爬泰山的时候吃过,但听说现在都是养殖的,没有野生的了。”    “靠!我怎么什么好吃的都没吃过?”    “看得我好饿啊!外卖怎么还不到?要红温了!焯!”    弹幕纷涌,李逸却无暇顾及。    他手中的刀锋在豆腐上游走,刀刃伸入了豆腐,却看不到缝隙,仿佛是刺入了一片液体。    跟着,也不见他有什么大的动作,只是用刀刃轻轻一拨,一条浑身嫩黄的豆腐鱼就从豆腐里滑了出来,落入了水中。    滑嫩的豆腐鱼在水中随着水流晃动,摇头摆尾,乍一看还真像是活物一般。    “诶呦!”    一旁的吴垒刚好看到了这一幕,顿时惊呼出声:“真的是鱼啊!妈呀!好像!”    第91章 豆腐雕鱼    “哇!好像!就像活了一样!”    赵金麦也看到了这一幕,忍不住跟着惊呼了声。    一旁的郑鈞听他们大呼小叫,也凑了过来,看起了李逸的操作。    李逸还是用手托着豆腐,右手拿着小刀游刃有余的在豆腐上翻飞。    片刻后,他再次一拨,又是一条豆腐鱼从豆腐里游了出来,落进了水底。    “诶?”    郑鈞乐了,饶有兴趣的看着:“有点意思啊!”    摄像师早就来到了近前,对着李逸的动作拍摄着特写镜头。    而直播间里,看到这一幕的观众都在怀疑自己的眼睛。    “这是真的吗?该不会是特效吧?”    “卧槽!逆天!用这么嫩的豆腐雕鱼?”    “真的好像!感觉像活了一样!在水里会动的!”    “不是吧?我以为开玩笑的,真的是用豆腐雕成鱼啊?”    “这是人类可以做到的吗?”    吴垒和赵金麦惊呼的声音也传到了前厅,刘艺菲听到了声音,忍不住跑回了后厨,好奇问:“怎么了?怎么了?”    “艺菲姐,你快来看!逸哥在用豆腐雕鱼!”    赵金麦冲她招手。    “真的?”    刘艺菲快步来到近前,就看到了李逸刚好从豆腐中拨出了一条豆腐鱼来,晃动着滑入了盆底。    豆腐鱼有头有尾,鳞片分明,甚至还有两边的鱼鳍,随着水波晃动,灵动无比。    “哇!好可爱!”    刘艺菲欣喜赞叹。    郑鈞看着李逸的手,好奇问:“你这雕工练了多久?”    “没算时间,自己瞎练了几年。”    李逸随口说了句。    “瞎练都能练成这样?”    吴垒看得羡慕不已。    直播间观众听到李逸的解释,纷纷发着弹幕调侃。    “太凡尔赛了。”    “这就是天才的世界吗?”    “让我练一辈子我都练不出这种水平。”    “怪不得敢卖几千块一份,这菜真不是一般厨师能做的啊!”    李逸的注意力都放在豆腐上,一直从豆腐中拨出了九条豆腐鱼后,才直起身子。    这时他才发现,秦兰、吴垒、赵金麦、刘艺菲、郑鈞,还有摄像师,正站成一排,像是参加军训的学生一样,在看着他雕鱼。    “雕好了?”    赵金麦好奇的探头看向盆中,却见盆底沉着九条形态各异的豆腐鱼。    九条豆腐鱼姿态各不相同,或昂首,或摆尾,或弓身,各自在水中晃荡,仿佛活物一般,很是鲜灵。    “好像真的!”    刘艺菲跃跃欲试的问:“能摸一下嘛?”    “待会儿我雕一条给你玩,这几条要做菜的。”    李逸拒绝了她摸鱼的请求,转身就拿过了大锅来,起锅开火,加入宽油。    猛火灼烧锅底,油温渐渐升高。    刘艺菲看出了他的意图,问:“你要炸鱼吗?”    “清炸赤鳞鱼,当然要炸。”    李逸说着,就转身从柜子里拿出了一袋豌豆淀粉,往一个碗里倒了小半碗,然后接了点纯净水,调成了半碗水淀粉。    跟着,他就从盆里小心的捞出了一条豆腐鱼。    豆腐鱼长度约莫十厘米左右,体型细长。    因为是用嫩滑的南豆腐雕刻的,它通体肉质均匀,没有半点气孔。    但也因为它是用南豆腐雕刻而成,十分脆弱,稍有碰触,就可能会碰坏,因此就连李逸都不敢太过用力。    将它拿起到半空中,让水尽量流下去,跟着,李逸就把它放进了水淀粉里。    让它进去滚了一圈后,李逸就小心的将它又捞了出来。    此时,它的身上已经挂上了一层薄薄的水淀粉。    将手放在油锅上方感知了下油温,等了几秒后,李逸就将手中的豆腐鱼,沿着锅边滑进了锅里。    锅中的油温只有五成热,豆腐鱼下锅后,就迅速沉入了锅底,周遭冒出了大量的气泡。    李逸没有多等,转身就飞快的如法炮制,将每一条豆腐鱼都捞了起来,裹上了水淀粉,滑入了锅里。    这是一道快手菜,对时间和火候的把控要求非常高,早一秒,晚一秒都会影响出品。    很快,九条豆腐鱼就都下锅了。    随着油温的升高,豆腐鱼渐渐从锅底浮了上来,表面的颜色也渐渐向着焦黄改变。    眼看豆腐鱼的表面已经变成了淡淡的焦黄色,李逸就马上用笊篱把它们捞了起来。    然后,他就加大了火力,让油温继续升高。    同时,他又在旁边起锅,往锅里盛了两勺素海味汤,用大火烧了起来。    很快,高汤就烧开了,浓郁的鲜味弥漫。    郑鈞嗅了两下,惊讶道:“好香啊!”    一旁的秦兰没有说话,但也忍不住嗅了两下。    “小垒,帮我拿个盘子,外面一圈高,中间比较深的那个,带青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