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老朱:咱儿子果真是个治国能臣!
书迷正在阅读:我一直在挂机、紫罗兰永恒花园、穿书七零,我成了卖儿的作死女配、快穿:靠生子成绝嗣帝王心尖宠、重生香江的导演、成人路、小梨花(校园h  1V1)、被便宜弟弟强占了、喵喵(1v1)、【末世np】泄欲女配觉醒了
		
		    乾宁宫。    柔和的阳光透过窗纱照进大殿内。    徐达、汤和二人也已经离开好一会儿了。    这时屋外一阵脚步声传来,两个人影一前一后走来。    “启禀陛下,朱大人已到!”迎面走来的宦官轻声道。    朱桐紧跟着他身后,拱手而降,向朱元璋行礼。    “臣恭请圣安!”    朱元璋朝着挥了挥手宦官道:“退下吧!”    宦官躬身退出,殿内只剩下了朱元璋与朱桐二人。    朱元璋静静地看着朱桐,没有发出一点声响。    他想仔仔细细地看着这个儿子。    自从找到儿子以来,还没有认真看过这个儿子。    也都是因为朝政太过于忙碌了,以至于没有太多的时间允许自己这般。    真好借着这个时间来好好看看。    “陛下召见臣有何吩咐,请指示!”朱桐拱手道。    将近一炷香时间的沉默,让朱桐心中有些不安了。    再连系到昨日李琦之案,心中更是忐忑不安了。    稍稍抬起头,微微撇了一眼朱元璋,只见朱元璋神情十分严肃。    心中不由得有些紧张。    心中不断猜测道:“难道陛下是因为李善长儿子的案子?”    “不会吧?前日不是还挺支持我办案的吗?难道是李善长来和陛下说了什么?”    正在朱桐不断猜测之时,朱元璋突然开口问道:“咱问你几个问题,你且听清楚了!”    朱桐谨慎地回道:“还请陛下赐教!臣定当知无不言!”    朱元璋又定了片刻才问道:“大明立国之本是何?”    朱桐松了一口气,还以为陛下要问关于案子的事。    没想到竟然是一般简单之事,于是便淡淡的回答道:“农耕!”    “嗯,坐下继续说!”朱元璋道。    “我大明大半税收皆是源于农业税收,工商之民占比颇小故而税收不足挂齿。”    朱元璋满意的点点头又问道:“不错!那我大明目前国力如何,应该如何提升国力?”    “陛下,我大明刚刚结束乱世不足十年,民力已有恢复,然战乱破坏异常严重。”    “非十五六年之久不可完全恢复,再加近几年天灾不断税收难以支持军费开支。”    “陛下又实施军屯之制,土地民力也有所消耗,可以说国力并未达到陛下预期之度。”    “而税收不足,人口是一关键,但是短期之内人口难以提升,而更改税收之制却有奇效!”    朱元璋听到此处立刻立刻来了精神,最近几年为了支持南北征伐国力的消耗也是不小    为了增加税收,他是绞尽脑汁,但终究没有一个可行之策。    见朱桐如此说不由得将所有注意力都集中在此处。“快说说,你有什么法子?”    “自唐代杨炎《两税法》以来税收之制从未有所开天辟地之变化,均是按人头税为准。”    “然人口隐匿之事常有发生,致使税收难以合理收取。”    闻言朱元璋瞬间恍然大悟,直直地看着朱桐心中想到:“这孩子果然是个大才子!”    “咱没想到咱的桐儿尽有如此见解啊!当初咱没看错你。”    随即说道:“见识非凡,是个治国能臣!”    “陛下言重了,下官不过是匹夫愚见,不足挂齿,”朱桐急忙谦虚的说道。    “继续说,咱还想听听你的解决之策!”朱元璋迫不及待的道。    “摊丁入亩!”朱桐说道。    朱元璋突然站起身来,仔细琢磨道:“摊丁入亩!摊丁入亩!好一个摊丁入亩!”    朱元璋脸上的愁云渐渐散开,困惑好久的难题瞬间有了答案。    朱元璋思索片刻又问道:“摊丁入亩虽然可以解决当下的困境,但应该如何实施?”    “为政之道在于吏治,各地偏远往往政令难通,地方官吏贪腐又致使政令难以畅通。”    “当洗涤官吏,因制定察核官吏之法,以重典治吏。开科举吸纳贤才。”朱桐道。    朱元璋连连点头,拍手称快,自己的儿子居然对治国理政有如此见解,一点都不逊色于自己。    本以为中书省平章政事对他来说就已经难以应付了。    现在看来直接担任右丞相也是绰绰有余了,就这种超人的见解恐怕李善长、刘伯温也难以企及。    朱元璋随即说道:“好!好!好!咱果然没看错。”    朱元璋又问道:“治国不仅仅需要经国济世,文治武功都要有,你谈谈我大明边疆之事。”    朱桐顿了顿道:“下官对军事不是很了解,但是臣觉得应该睦邻友好,展现我天朝上国的恩威,蓄养民力。”    “兵法曰:兵者国之大事也,死生之道!不可不察也,我大明铁骑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军费的损耗巨大,却难以长久保持此军力。”    “而北疆祸患却难以根除,沿海之地常有匪寇侵扰,此二者必为后世之患,需效仿汉唐与之通商加速其汉化。”    “放海禁,练水师尽收海上之利,剿灭海盗匪患。”    朱元璋略微点点头,儿子的军事观点与自己大有不同,日后仍需加以锤炼,使之早日可指挥千军万马。    “你尚无军旅磨砺,等他日随军出征,才可真正的领略什么事兵者国之大事。”    “但不必着急,日后必有机会!”    片刻之后,朱元璋又说道:“咱准备让你去中书省。担任平章政事,你看如何?”    朱桐闻言极为惊诧,原来陛下是要给我升官啊,刚刚还以为是要训话。    怪不得刚刚问了那么多治国之道,原来是这样啊!    不过此次升官也有点快了吧,直接升为了从一品,这可是许多进士拼搏半生都难以达到的位置。    没想到自己办了一个大案就达到,看来以后多办实事就会获得陛下的认可。    但是想到刑部又问道:“陛下,臣去了中书省,那刑部就直接空缺了两位大员了。”    “如此刑部将难以运行了!然刑部每日都有诸多案子需要办.....”    朱元璋道:“哈哈哈!孩子你果然不像其他官员那般,有担当,是个好官!”    “刑部就按惯例来办,你推举两个合适的人选填补上就可以!你办事咱放心,你选的人咱也就觉得靠谱!”    “谢陛下隆恩!臣定当尽职尽责!”朱桐谢恩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