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书迷正在阅读:重生香江的导演、成人路、小梨花(校园h  1V1)、被便宜弟弟强占了、喵喵(1v1)、【末世np】泄欲女配觉醒了、至尊逍遥神、雅兰、[复联+雷神]诸神的谎言、贫道游记
		
		    她脸色绯红,明显是气的。    裴思量却笑了,“没事,没人敢笑话你。”    “你不是在笑我吗?”    “我不理你了!”    姜意背过身去,露出小巧的后脑勺,裴思量觉得姜意的后脑勺都这般可爱。    他心念一转,褪下靴子,复上了榻,睡在了姜意的对面,将姜意一把揽在怀中,下巴抵在她的头上,呼吸明显加重了几分,他说:“小意,朕又想要你了。”    姜意:“这是白天。”    “方才也是白天。”他一副摆烂的样子。    “您是想做昏君吗?”姜意挪揄他,“我听闻您从前可是最勤政不过的。”    那时候的裴思量可谓是将一腔心思都放在了政事上,再无其他。    他是被先帝带大的,打从他十岁那年,先帝就会带着他处理政事了。    “从前不是没有你吗,如今有了你,朕做昏君也无妨。”    他又说:“朕是为你而生的。”    他去磨蹭姜意的小脸,姜意还生气着,本不想理会他,可他实在太会磨人了。    而且她不得不承认,皇帝方才那句话,确实很让她心动呀。    他说他是为她而生的。    虽然这话有些夸张,但她心里还是觉得甜。    皇帝是第一个对她这般好的人,也是唯一一个。    她说:“裴哥哥,我好喜欢你,比昨天还要多的喜欢。”    “小意的喜欢,朕都能吃得下,再多点也没事。”他越发受到了鼓舞。    耳鬓厮磨间,便又是几日晨光。    封姜元为承恩侯的圣旨已经颁发了下来,皇帝也为姜元选好了宅院,离皇城甚远,是一等一的好地方。    接姜元出武安侯府的那一日里,姜意也过去了。    所有人都羡慕嫉妒姜元,分明是一个痴儿,却有这般幸运,只因姐姐得了宠,就能一跃为侯。    但姜元自己是不太明白的,他只知自己换了个地方住,这里没有武安侯,也没有他的生母,让他觉得十分自在。    他很高兴,裴思量让他唤“姐夫”,他便乖乖的唤了,还唤了许多遍。    他陪这个小舅子玩了一会儿,离开的时候,姜元就对自己很不舍了。    裴思量觉得,这个小舅子可谓是很有眼力见了。    随即便又赏赐了姜元一些东西。    回到宫里的时候,已是极晚了,程氏也被带到了姜意的面前。    程氏从前尚算风韵犹存,只她在侯府里很是吃了些苦头,如今瞧着就比从前衰老许多。    程氏也不再有从前的盛气凌人,她跪在自己跟前朝自己磕头,求她饶她一命,模样要多卑微有多卑微。    姜意只觉得面前一切何其讽刺。    她从小的时候,府中人便日日在她跟前说起程氏的一些事,言辞之间带着十足十的鄙夷,顺带说句“有其母必有其女”,说她将来少不得跟她母亲一样。    她模样又有几分像程氏,父亲没少因为这些打她。    几乎每个人都会告诉她,程氏是她母亲,她母亲又背叛了她父亲,跟人跑了。    她那时其实不太明白其中的意思,但她知道,程氏是她母亲,而那些话不是好话。    父亲待她不好,有了继母后更是苛待她和弟弟。    她那时候想,若是母亲在,是不是会不一样?    她见过继母对带过来的继姐是何等的温柔,也见过旁人家的母亲对自己小孩如何宠溺。    只她没有,自然享受不到这份温柔。    因为没有见过,所以她幻想过很多次,自己母亲是如何待自己的。    分管他人口中母亲如何不堪,年幼的姜意对这个未曾谋面的母亲曾经抱有很大的希望。    她只是不在,不是不爱自己。    若她在的话,一切就都会不一样。    也是这份幻想,支撑她在姜家度过那许多年。    十一岁那年,府中唯一待自己好的祖母去世,继母更加变本加厉,甚至想将她许配给一个年逾半百,有十几房妾室的伯爷做小妾。    她那时虽然懵懂,却还是知道嫁人是什么,小妾又是什么。    继母将她带到那个伯爷面前,那个伯爷生的十分丑陋,看上去就十分可怕。    她努力睁开继母的手,疯了一般的往外跑,生怕被人追到。    她来到了武安侯府门前。    她从前在旁人口中知晓程氏在武安侯府时,就曾偷偷的来过几回。    有幸曾远远的瞧见过几回程氏。    她的母亲是极好看的,对顾袅袅也是极温柔的。    她想,这样温柔的母亲也是她的,心中便更多了几分期盼。    可那时她看着衣着破烂的自己,还是不敢与之上前见面。    她怕程氏会嫌弃自己。    只这一回她怕极了,便什么都顾不上了,她冲到了程氏的面前,颤颤巍巍的喊她“娘”。    程氏却早已不认得她了,她挥开了她的手,眼中的嫌恶显而易见,她说:“哪里来的叫花子,赶紧赶出去。”    她被自己的生身母亲赶了出去。    她那时候其实还抱有一丝希望的,觉得程氏只是没认出来她。    但她也不敢去到程氏面前了。    直到后来,程氏为了顾袅袅找到她,将她和弟弟接到了武安侯府。    初时她并不知道程氏的用意,她那时只知道母亲来找自己,便觉母亲心中还是有自己的,她想,自己也是有亲人疼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