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书迷正在阅读:雍正试婚宫女[清穿]、一觉睡醒多了个鬼王老公、没想到我竟被龙拆吃入腹、天缘令之天青传说、潘塔斯女神(NP)、鬼岛.堕天使的华丽诅咒、15级分x学校没教的恋爱、女扮男装出逃后,我被薄爷通缉了、娇气小祖宗,禁欲大叔拿命哄、春日云烟
		
		    下完朝,户部尚书便由达春带着,和户部一些官员去了种植红薯的庄子。    “梁九功,红薯之事可有消息?”    康熙批着奏折,突然开口。    梁九功诧异,李大人他们才离开一个时辰不到,怎么会有消息。    “回禀万岁爷,李大人他们还不曾回来。听说庄子比较偏僻,路程较远,恐怕没那么快。如果红薯丰收,少不得再费些时辰。”    除了三藩和皇后册立之事,红薯收获是最近的大事,梁九功作为皇帝身边人,肯定要了解一番,做到心里有数。    康熙嗯了一声,没再问,继续批着奏折。    少顷。    “朕亲自去瞧瞧。”    康熙把一份奏折丢到批好的那一堆里,起身吩咐梁九功准备便服。    梁九功愣了,万岁爷怎么突然要亲自去看红薯收获。    虽然这件事很重要,但八字还没一撇,谁知道是不是真高产,又已经派户部尚书这个重臣亲自督办了,万岁爷用不着亲自去。    再说,马上就能知道结果了,怎么这么着急。    梁九功戏想,难不成万岁爷是想去见那陆氏?    他倒是了解到,献红薯的人,竟是陆氏的家人,红薯被发现高产还跟她有关。    可是,就算去了庄子,也见不到陆氏啊!    男主外,女主内,陆氏一女子怎么可能在庄子上招待李大人一群男人,肯定是她那儿子来主事。    梁九功觉得不可能,甩掉心里没谱儿的想法,准备衣服去了。    康熙着一身便服,带着几个暗卫,只让梁九功架着马车,低调地去了红薯种植之地。    到了地方,康熙下了马车,不动声色地扫视了一圈人影。    只一群男子在地里干活。    地里的人认真地挖着土,并没有注意到康熙的到来。    李尚书把挖出来的红薯提起来,晃了晃泥土,红薯太大,藤蔓受不住力,掉了下去。    “李大人,您怎么亲自下地了?”梁九功看着一脸高兴,挖着地的李尚书,忍不住出声问,顺便提醒他们皇上来了。    听到有人喊他,李尚书下意识地回过头,待看到来人是康熙,忍不住惊讶道:“皇上,您怎么来了?”    随即,他一脸兴奋地捡起地上的大红薯,快步走向康熙:“皇上,您看,这红薯果真高产,这地里的红薯,一株能结五六个,各个都很大……”    地里干活的其他人,听到李尚书的话,都停下了手中锄头,纷纷跪地行礼。    阿克敦跪在达春身边,既紧张又兴奋,他没想到皇上竟然亲自来。    他旁边硬来凑热闹的大伯忍不住对阿克敦小声嘀咕:“这红薯这么好?连皇上都来了!侄子啊,你飞黄腾达了,可要记得你阿穆晋(伯父)我啊!”    大伯旁边的三叔也道:“也不要忘了我!侄子啊,红薯你有这么多,匀给一些予我呗,我也在庄子上种上。”    阿克敦不想理他们,没说话。    达春听他们不像话,低斥道:“你们两个,给我闭嘴。不好好行礼,不要脑袋了!”    他们两个一直挺怕这个三叔,闻言不敢再说话。    李尚书也才从激动的情绪中回过神来,连忙告罪:“奴才一时兴奋,忘了礼数,还请皇上责罚!”    “起磕罢。”    康熙不在意地一挥手,让众人都起来。    他笑着对李尚书道:“李爱卿一心为民,该嘉奖才是。一点小事,不用放在心上,爱卿还是为朕讲讲红薯收获之事罢。”    “是,”李尚书拿起红薯给康熙看,“皇上,奴才估计这个红薯有半斤左右,地里大部分都是这个重量,长势很好,奴才觉得,就算亩产没有17石,10石也不在话下!皇上来得正好,红薯也快挖完了,正要称一称一亩能产多少,皇上您可以亲自瞧瞧。”    康熙听到李尚书的话,不禁龙颜大悦,对接下来红薯的亩产结果有些期待起来。    称重工具早早便准备好了,不一会儿,众人便收拾好了一亩地的红薯,装进竹筐。    一亩地的红薯,装了20几筐,称了老大一会才称完。    称到一半,康熙便高兴起来,还没称完,便远远地超过现有粮食的亩产了。    待称完,负责计数的官员一算,笑着对康熙道:“启禀皇上,红薯果真高产,竟然达到了18石。”    “好,好,好。”康熙爽朗一笑,难得地笑出声,有了这红薯,天下百姓饿肚子的便少了大半。    “阿克敦可在?”康熙问起功臣来。    达春立马带着阿克敦到了康熙面前。    阿克敦第一次直面见康熙,有些激动,八旗男儿谁不想闯出一番事业,谁不想被康熙赏识。    他忍着紧张,表面镇静地行礼:“奴才阿克敦,给皇上请安,皇上圣安。”    康熙让他起来,笑着道:“听说这红薯是你为你额娘种的?”    “回禀皇上,是的,奴才额娘家在南方,不能时时与家人相见,奴才想着,让额娘时常能吃到家乡之物,宽慰思乡之情。”    “好孩子,孝心可嘉。”    康熙拍拍阿克敦的肩膀,又问了阿克敦具体是爱新觉罗家哪一脉,家里有什么人。    阿克敦一一答了,简单地介绍了家里人和一些在朝廷比较得用的亲戚,好让康熙容易了解他这一脉具体有什么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