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曲渡边凑到他耳边,悄咪咪道:“没有外公厉害。”    “哈哈哈哈!”    徐劲:“走,我们出去逛庙会。”    曲渡边:“小春和狼擎叔叔不去吗?”    徐劲抱着他走远后,轻声说:“外祖父过段时间还得回北疆,你身边难得明面上有个会武的,但是缺乏训练,这几日交给外祖父,我将他练出来。”    “放心,我都跟小春公公说明白了,他自己也愿意的。”    曲渡边懂了,他们来外公家是放松游玩,小春是在独自升级,也好,小春这般不与人争的性子,年后去了检运处,功夫高点,也不被人欺负。    曲渡边双手做喇叭状,“小春努力啊!我看好你!!”    温小春下意识往这边看过来,嘴角扬起——    砰!    胸口挨了一拳,飞了出去。    啪叽摔在地上,还弹了两下。    曲渡边不忍直视的捂住眼睛。    自求多福吧小春,这他可帮不上忙。    府外,外祖母和牵着大黑的叶小远,已经等在了门口。    大黑出门,外面人多,它还是戴上了止咬器,乖乖叫人牵着,不乱跑。二森在旁边跟着,随他们一起出门逛庙会。    这是来到古代之后,曲渡边第一次出来逛,他被外祖父高高地举起,坐在宽厚的肩膀上,所有一切尽收眼底。    此时天色已暗,小孩举着花灯在路上飞奔,身后追着担忧的大人。    茶坊瓦子里有傩戏表演,傩戏有祛除病灾、瘟疫远离之意,在前朝有着浓厚的神鬼巫蛊之意,后来慢慢变成了普通的唱剧。    百姓们围在一起,买糖瓜、瓜子,一家人坐在一桌,再点一壶茶,就能一块听到半夜。    分不到桌的就站着,还有的将自家小孩举起来看。    拱桥弯弯,纵有冷风,也挡不住桥下双船,佳人才子脉脉相望。    今日没有宵禁,大周京城,像是一座不夜城。    车水马龙,流光似幻,富人们站在酒楼上,持盏下望。    繁华、曼妙、美丽。    还有说不尽的烟火气。    不管其他地方的百姓是如何过年节的,起码只从京城来看,这里的百姓过得不错。    他四下看着,走在尘世人潮之中,这个时代陌生的灵魂,好似才一步步落到了实处。    曲渡边顺手在小贩插糖葫芦的稻草跺上拿了几根糖葫芦,二森跟在后面付钱。    旁边立即有小朋友投来羡慕的眼神。    曲渡边把糖葫芦一人分了一个,自己伸手喂外公一口,“外婆,我们要去哪里呀?”    乌思挽精神抖擞,比叶小远看着还有劲儿,乐呵呵道:“前头有个寺庙,我提前约了闻若大师,听说那边只有今天晚上才会有祈福牌,我们早点过去。”    徐劲酸的腮帮子疼:“没事儿,迟到了就多给些钱财。”    “没关系啦,有没有都好,就是出来逛逛,宫里虽然大,但憋憋的,没有外面舒服,”曲渡边看不见自家外公的表情,“外公,山楂甜不甜?”    徐劲:“甜!”    外孙给的,毒药都甜。    曲渡边:“那再吃一个!”    “……小乖,你怎么不吃?”    曲渡边:“我吃了一个,太酸啦,外公喜欢正好,省的浪费食物。”    徐劲:“……”    徐劲:“嗯,外公很喜欢。”    乌思挽笑得前仰后合。    老头子全身上下嘴最硬。    -    一路往寺庙走去。    外祖母显然是常来,领着他们走了条人少的小路。    寺庙中的僧人们,直到这几天来的人会很多,所以每条路上旁边都点了灯笼,以防止客人摔倒。    周围种着不少松竹。    青石板微有裂痕,颇有岁月的痕迹,清幽静谧。外面年节的热闹好似一下被隔开了,闹中取静。    曲渡边从外祖父肩膀上下来了。    不然他的脑袋会碰到树枝。    他一手牵着大黑,一手牵着外祖母,“外婆,小心点脚下哦。”    乌思挽眼角的皱纹都透着慈爱,“欸。”    到了后院的禅房,乌思挽跟门前扫地的小僧说了句话,小僧进去通报,没多久就跑着出来了,恭敬道:“师父说,贵人临门,里面请。”    几人进了闻若大师的禅房。    曲渡边若有所思的看着大黑,没被拦着,看来是狗狗友好的旅游景点。    禅房内点了灯,闻若大师隔着案几坐着,他对面还有个蒲团,上面印子还没下去,显然是上一波人刚走。    乌思挽跪坐下来,双手合十:“大师,好久不见。”    闻若大师看起来很老了,额头光洁,颧骨突出,有点驼背,长长的胡须如雪般洁白,眼睛半睁着,一举一动都很和缓。    “阿弥陀佛,乌施主有礼,”    “许久不见,乌施主的精神状态看起来好了很多。”    乌思挽笑了笑:“多谢大师还记得,我这次来,是来请祈福牌的。”    闻若大师心中叹了一声执念苦世人,温和道:“还是为故人吗?”    乌思挽:“不是,为了我家孩子。”    “孩子?”闻若大师这才缓慢抬头,注意到屋内还有个牵着大黑狗的小孩。    小孩眉眼清秀,眼神灵慧,略带几分好奇之色看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