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曲渡边:“谁不让你们巡城,你们就上弹劾谁的折子?”    冯秉理所当然:“这也是规矩,咱们监察处是陛下的眼睛,自然要事事禀报。”    狼擎这些年听了无数遍这样的说辞,已经开始条件反射的气闷了。    “那好,你就上一道弹劾的奏折,说七皇子废了巡城之例,若是陛下有疑惑,问我便是。”    冯秉的笑容僵在脸上。    “殿下,这不好吧。”    曲渡边笑了:“有什么不好?”    冯秉:“这…这弹劾皇子,我……”    曲渡边:“不是你说的?监察处是陛下的眼睛,就是我废了巡城,你照实说,谁也不会怪你。”    “可明亲王……”    “明皇叔那里我来说,”曲渡边神色淡下来,“还有问题吗。”    冯秉一顿,立马再次扬起笑容,“自然没问题。”    “那我等就先走了,”他转过身,挥挥手,“愣着干嘛,没听见七皇子都发话了?咱们可以回去歇着了。”    冯秉带着监察处的人离开。    狼擎感慨道:“殿下,你都不知道他们有多难缠,我还是第一次见他们这样。”    果然,皇室的人还得皇室来治,他们不好说的话,七皇子能说。    曲渡边却看着冯秉离开的背影,问了句:“监察处能领的月银多少?”    狼擎:“就正常的,但士兵们应该会有一些私下的贿赂。”    曲渡边点头,轻声说:“盯紧他。”    狼擎一愣。    “殿下?”    曲渡边:“他穿得太朴素了。”    朴素到有点违和。    粗布衣裳,还有显眼的补丁,一眼看去像个清廉之人,但就算是穷人,也知道找颜色相近的布料来补衣服的漏洞,哪里会用颜色相差那么大的布来补。    他穿了这件衣裳,像是把清正廉洁四个字穿在了身上。    就算是曲渡边自己,掌心指腹也有常年练武留下来的武茧。    但冯秉手上脸上却没有一丝辛苦劳作的痕迹,甚至笔茧都没有,细腻圆润,显然是养尊处优惯了的。    狼擎:“好。”    -    另一边。    冯秉回了自己的住处。    他本来是在一城的,然后在北疆围城前提前到了二城,本来想巡城完了再去徐劲营帐看看。    没想到被七皇子直接撵了回来。    冯秉细细思量,觉得最近稳妥些也挺好,不急于一时。    至于弹劾七皇子的事……还是再观察观察,等北疆的消息传到大周,陛下心情必定不好,那个时候上弹劾奏折,效果才最好。    他正想着,心腹从外面进来,低声快速道:“公公,阿湘公主的儿子,阿翰立来了二城。”    冯秉:“嗯?哦……他来也正常,毕竟是个杂种,新王庭容不下他,也只能来大周讨口饭吃。”    心腹:“他来找狼擎将军要回阿湘公主生前的最后一封信,用以思念。他还说,他是看着公主写完那封信的,那对他有特殊意义。”    冯秉心头猛地一跳:“他看着阿湘公主写的?!”    那届时发现不一样,两边一对,彻底搜查之下,监察处难免没有暴露的风险。    “该死的,那封信怎么还在!”    阿湘公主也真是,写信为什么要别人在场?阿翰立血统不纯,万一心向北疆人,她岂不是白写了,真是没脑子。    冯秉:“放信的地方在哪里?”    “听狼擎将军说,在主城资料存放的地方。”    冯秉眼神阴狠下来。    “找机会,在阿翰立取信前,烧了那里。”    -    阴暗的影子开始冒头。    曲渡边让乙十二提前去了主城,盯梢抓人,他守着外公。    不过很快,他就顾不得外公了。    北疆大军再次压境,吉日格拉铁了心要连拔大周两城,派出右贤王出战。    -    一天一夜的疾驰。    北疆最新的战报传到了京城。    崇昭帝看着战报上写的:    [二十万大军围城,中一城失守,徐劲重伤,生死不知。大周退避二城,北疆压境,形势危矣。]    片刻后,他情绪翻涌,直接吐了一口血出来。    余公公惊骇道:“陛下!”    崇昭帝弯腰咳嗽,压着胸口平复了好久,他盯着这口血看了片刻,闭了闭眼,又睁开。    然后看着余公公,一字一顿道,“秘密叫杨太医来,今日之事,不许外传。”    余公公只能点头,“是。”    北疆战况消息传开后,众臣哗然。    他们再也没有了一开始焦灼中带着放心的感觉。    随之而来的是恐慌。    虽然陛下为了平衡北疆军权,抬了夏宏上位,但在朝臣心中,徐劲还是镇守在北疆的战神。    他们都觉得有徐劲在,北疆的不稳定就是暂时的,他会和过往每一次一样,将北疆的动乱镇压下去。    直到这封战报传来,他们才意识到,北疆的定海神针倒了。    上朝的时候更是吵吵嚷嚷。    “当时就说不要开战,现在好了吧?”    “不开战直接投降?大周威严何在。”    “威严?现在被人打成了这样就有威严了吗,再不求和,恐怕就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