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林书 - 历史小说 - 匡扶汉室,她是认真的在线阅读 - 第385章

第385章

    “殿下请看,这是我家的稻田,那边山地种了麦子!”

    “施了课农司的肥料,长得极好!”

    “没有,没有人为难我们!”

    “课农司的赵小郎君,上个月才从我们村离开,去了清水庄。”

    “殿下放心,今秋定然也会大丰!”

    第321章 我想去一趟成都

    甘宁安分了两三日,这天又蹿到张祯、吕布跟前。

    神态恭敬地道,“大将军,末将有一事不明,能否请教长公主?”

    吕布没好气地道,“能。”

    当着神悦的面儿,他还能说不能?

    甘宁便走到张祯身旁,笑嘻嘻地道,“殿下,天气这般热,你派人巡视农田即可,为何非要亲至?”

    张祯微笑道,“派人巡视,跟我自己来,效果不一样。”

    今日的甘宁,依然是这群人中最亮的崽。

    翠羽换成红羽,也是同样的耀眼。

    也不知抓了多少鸟,才能收集这么多彩羽。

    遇上他的鸟儿真是倒了大霉。

    甘宁赞叹道,“殿下用心国事,爱民如子!末将深为敬佩!”

    吕布:......这厮阿谀奉承,不安好心!

    但甘宁可不觉得自己阿谀奉承,他只是没话找话。

    不知为何,看着张神悦,他就很想走近说说话儿。

    说什么都行,不重要,重要的是张神悦的目光能落到他身上。

    张祯对他的赞美已经免疫,平淡地道,“甘将军过誉了。”

    转头看这一片正在抽穗的稻田,郁郁葱葱、稻香扑鼻。

    虽然没有皇庄那些长得好,也很茂盛。

    这是大汉最美的景象,看得她心里极为踏实。

    甘宁又凑上去,絮絮叨叨的跟她说个没完。

    她随意应答着,转头含笑看了吕布一眼。

    ——左手粮食,右手凤仙,她万事不愁。

    吕布回以微笑。

    同时顿住了踹向甘宁的左腿。

    甘宁见他们眉目传情,心里酸涩得像吃了没熟的朱橘。

    想抢,很想抢,可又没胆。

    若是在水上,还有几分把握,但这是陆地,打不过吕奉先......

    正胡思乱想着,忽听吕布说道,“甘兴霸,明日你便去京郊大营,找奉义将军马超。”

    甘宁:“......找他干嘛?”

    心里暗恼,吕奉先好小气,张神悦又还没嫁给他!

    吕布心平气和地道,“未去东南之前,你暂由他节制。”

    甘宁眼巴巴地看向张祯,“殿下,末将......”

    张祯欣慰地打断他,“还是大将军想得周全,随我巡视,于将军无益。武将就该在军营里,免得生疏了拳脚。”

    他都这么说了,甘宁还能如何?

    只得道,“末将遵命!”

    次日依依不舍地去了,带着吕布给马超的信。

    看一眼他光华灿灿的背影,张祯收回目光,好奇道,“大将军,你信上写了什么?”

    神神秘秘的,不给她看。

    吕布轻笑,“写了甘宁的来历和安排,令马超好生照料。”

    最要紧的是一句话,“此子不羁,觊觎神悦。”

    他相信,马超定会好生照料的。

    ——

    等张祯转一圈回到长安,张松、李严已到了大将军府五日。

    这两位就正常多了。

    李严又高又瘦,面容严肃,看着就不好相处。

    来了这几日,跟府中诸人还是陌生。

    贾诩跟张祯打小报告,说此人性情孤傲,自视甚高,难成大事。

    张祯心想我也不要他成什么大事,能搞基建就行。

    但现在吏制混乱,职权不明,工部也还没设置,她准备在迁都前后再改革吏制。

    便暂时表其为中郎将,在大将军府听用。

    对于李严而言,这是跨越几级的升职,连连道谢。

    再说张松,果真其貌不扬。

    事实上,其貌不扬只是客气的说法,照实说,那就是又矮又丑,气质猥琐,还奇怪地带着种奸诈之相,一眼看去就像个反派。

    难怪曹老板不待见他。

    但极有才学。

    张祯没回来前,陈宫、贾诩、祢衡、杨修等人就与他深谈过,对其十分推崇,建议张祯重用。

    尤其杨修,直说张松有大才。

    张祯虽然颜控,也不以颜值定高低,听从众人的意见,表其为少府丞。

    这出乎了张松的预料。

    他知道自己长什么样。

    如果说男子对他只是不喜,那女郎多是厌恶,看到他就像看到角落里的蛇虫百豸。

    他早已做好被张神悦嫌弃的心理准备。

    没想到啊,张神悦似乎不在乎他相貌丑陋,一来就予他高位。

    心里非常感动,私底下跟杨修说,“张神悦非常人矣!”

    杨修:“那当然!”

    到任第二日,张松献上一张舆图,谦卑地道,“听闻殿下善舆图,某班门弄斧,前几日也画了一张,请殿下赐教。”

    张祯:“......辛苦先生!”

    “张松献图”这一情节,出现在演义里,正史里不知有没有,反正不见于史载。

    她召张松,也不是为了他的图,主要是怕他影响巴蜀的稳定。

    谁知他还真有图献上。

    还是他自己画的。

    张松捋须一笑,显得更猥琐了,“笔法画技都是末流,恐污了殿下的眼。唯有这准确度,还值得一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