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林书 - 历史小说 - 匡扶汉室,她是认真的在线阅读 - 第448章

第448章

    所以她每次看到卢夫人、许夫人都很高兴。

    这样的人要是再多些就更好了。

    “玉兰,你自己跟你神悦姐姐说。”

    在暖阁闲话一会儿,卢夫人笑着推推女儿。

    人人都知道张神悦掌朝政要务,极为忙碌,若无正事、无邀约,她也不会轻易来打扰。

    张祯便看向张玉兰,“妹妹有什么事?但说无妨。”

    张玉兰也不扭捏,“姐姐,咱家美颜记太贵,一般人家的女眷买不起。因而我想再开一店,就卖给普通人家。”

    似是怕张祯反对,急着补充道,“新店不与美颜记牵连,方子不同,瓶瓶罐罐也不一样。制膏的人我也重新找,不影响美颜记的产量。”

    张祯暗想这小姑娘还挺有事业心,想自己另立门户,必须支持。

    笑道,“行呀,这是个好主意。”

    听得她支持,张玉兰向来寡淡的表情多了些生动,“我就知道姐姐会赞成!那叫什么店名呢?姐姐帮我想!”

    张祯思索会儿,道,“玉容记如何?”

    张玉兰:“极好!”

    娘是美颜,她是玉容,看着就很搭。

    还有她的“玉”字,她很喜欢。

    “姐姐,我也送你两成收益。”

    张祯:“......使不得,不要!”

    她再想弄钱,也不是什么钱都收。

    张玉兰皱眉,“为何,莫非姐姐以为我挣不到钱?”

    要阿娘的,不要她的,看不起她。

    哼!

    张祯解释,“妹妹不要多心,我无此意。只不过,你的玉容记我不能带人去,帮不上忙,受之有愧。”

    她能帮美颜记带货,挣富贵人的钱。

    却不能明着帮平民路线的玉容记。

    一切得靠张玉兰自己。

    张玉兰:“我知道!”

    神悦姐姐来往的人家,该去的是美颜记。

    她创玉容记,本来就是为了让普通人家的女眷也有好脂粉可用。

    但,“我还是想送收益给姐姐!”

    张祯笑道,“玉兰妹妹,你的心意姐姐领了,多谢!收益就不用了,姐姐不缺钱。”

    张玉兰:“不,我要送!我就是要送,姐姐你一定要收!”

    卢夫人也劝道,“神悦,你就答应她罢,这孩子执拗得很,说不通的!”

    心里也是好笑,钱还没影儿呢,两人就推上了。

    万一亏本,不但没收益,还得跟自己要钱填补。

    不行,若真亏了,就让玉兰找她兄长。

    好几个呢,总能帮她补齐。

    张祯:“......这到底是为什么呀?”

    就没见过这么犟着送钱的。

    张玉兰淡淡道,“因为,钱在我手里只是钱,可在姐姐手里,能做很多事。”

    她以前不了解张神悦,了解之后,才知道女子还有这种活法。

    比她家几位姑姑还潇洒。

    姑姑们修道飞升,张神悦以身入世,功德无量。

    张祯愣了愣,郑重应道,“多谢玉兰,我收下了!”

    这小姑娘性子冷淡,也不爱说话,没想到心里这么明白。

    真是奇奇怪怪,可可爱爱。

    张玉兰脸上这才有了微笑,又坦坦荡荡地问道,“姐姐,马超将军何时回来?”

    张祯:“......不知。”

    难道张玉兰对马超情根深种?

    不像,怎么看都不像!

    张玉兰也不怎么失望。

    她也不是很思念马超,只是想跟他约好明年的时间。

    长兄告诉她,神悦姐姐给她看过相,要满十七岁才能亲近男子,否则有血光之灾。

    那就到时再亲近罢。

    但要先约好,免得他被别人看上。

    她在长安见到了许多男子,看来看去,还是觉得马超最能入眼。

    第367章 袁术和刘焉都感觉很恶心

    张玉兰当着母亲的面问及外男,卢夫人也没什么反应。

    仿佛女儿问的是衣物钗环,不值得大惊小怪。

    张祯心说这家可真开明,要换了京中人家,做母亲的肯定当场教训女儿。

    不过,想想卢夫人往日的作风,又觉得这很正常。

    正商议着玉容记开在哪儿、上些什么产品、定价几何,忽有丫环来报,刘太常求见。

    刘太常是谁呢?

    就是刘焉。

    张祯一直觉得他快死了,随时准备着听到他的死讯,悼词都已让幕僚写好,可他就是不死。

    上个月,顶着一脸死气乘车进长安,同行的还有二子刘诞,三子刘瑁,四子刘璋。

    刘瑁的狂躁症,连自己都有所察觉,总是控制不住的想打砸东西。

    吴夫人有了张祯的提点,知道这是病,软语劝说他到长安请华佗神医诊治。

    他也不想讳疾忌医,加重病情。

    因而入冬后就禀告父亲,要来长安求医。

    为啥是入冬后呢?

    因为入冬前他和几个兄弟都在寻矿,入冬天冷,不便上山,大家都在府里窝着。

    他也就不怕落后于兄弟们。

    刘焉一听也动了念,此前他对求医兴致缺缺,是觉得自己并非病重,而是寿元将近,神医也救不了。

    安心地等死。

    可既然等来等去都没死,那不妨让神医治一治。

    便也要来长安。

    长子刘范重任在身走不开,打发二弟、四弟一同前往,随行侍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