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6章 智慧空间研发中心(求订阅!)
    看着顾股价。    携程上下皆大松了一口气。    还好。    投资者的信心没崩。但却不敢大意,未来如何,还要看对手怎么走,尽管唐青没有表现出攻击性,争行业第一,可,不得不防。    。。。    沪市。    携程如临大敌。    然而。    唐青一点感觉都没有。    携程的担忧。    其实没什么意思。    他不会用携程所想的那种手段,来对付国内的公司。这些软件,是一个开放平台,他可以用,其他人,只要不是随便的阿猫阿狗。    也可以去用。    他收购同程。    也仅仅是出于自保的目的,出于华夏人的‘防患于未然’的思想,不想受制于人罢了。并无整合同程,去干掉携程的打算。    他的目光。    是世界。    不是和携程在国内闹。    无趣。    。。。    周二。    骆强带着几个得力助手。    来到了市政府。    市长罗沛甚至亲自下楼迎接。    青元科技。    如今已经成了沪市的一张名片。    提起‘纪元’,大家就会想到沪市,其国际知名度很高,也对沪市很有益,今天骆强上门的目的,罗沛还是知道点的。    但不多。    只知道青元科技要弄点地。    整什么研发中心。    他当然支持。    看到罗沛。    骆强有点激动,一是激动他竟然能让市长出来迎接,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可自从跟着唐青,这一切,变得可能起来。    第二。    就是激动青元科技要开始大动作了。    上次会议。    唐青说所有的利润全部投入新项目之后,他们就开始紧张筹备起来,彻夜做计划,整报告,讨论规划,如今,终于有了一个最终方案。    并且。    获得了天眼和唐青的同意。    终于。    要甩开膀子干了。    “罗市长,您好。”    “骆总,好久不见,你这精神头不错,看来,要有好事发生了。”以前,骆强可是从来没来过这,显然,一定有大动作。    “呵呵,对您来说,可能会是好消息。”骆强笑道。    “那我拭目以待,请。”罗沛微笑说。    “请。”    接着。    罗沛把骆强带到了自己的办公室。    “骆总,开始吧。”    “好。”    说完。    骆强拿出了一份厚厚的计划书。    “市长请看。”    罗沛一眼就扫到了上面的标题。    ‘青元科技智慧空间研发中心计划。’    智慧空间?    罗沛嘴里念叨着。    从名字,看不出什么,他赶紧翻开目录,很快,一个庞大的计划构架,就出现在了他的眼前,越看,越是惊讶,也越是兴奋。    文中。    详细介绍了这个研究中心的目的。    智慧生活。    智慧物联。    智慧交通。    智慧生产。    智慧城市。    。。。    好多带智慧的。    最后,被总结成一个词--‘智慧空间’。---让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的这片空间,充满智慧。虽然不太霸气,但概念很好。    最关键的。    投资额。    ---五年,五百亿人民币。    可谓是疯狂。    国内。    除了国企,不,就算是国企,也不可能拿出这么多钱来盖什么研究中心,那可是五百亿的现金,可青元科技,却是敢说这话。    他知道。    光是今年。    青元科技的利润就高达两百多个亿,可谓是赚翻了。    由于还是免税期。    不用交税。    未来几年甚至可能更多。    这个钱,拿出来并不算让青元科技心疼,不愧是唐青,不动则已,一动,就给他带来了这么大的惊喜,这小伙子,还是不错的。    就是。    里面的要求有点‘高’。    六百亩土地。    这可是沪市。    “骆总,你的这个土地要求。。。”    罗沛抬头。    “六百亩,并不算多,按照我们唐总的意思,越大越好,省的以后再建第二个,而且,这还是研发中心,我们未来还会涉及厂区。”    “厂区?”罗沛纳闷。    “是的,您也看到了,这份计划里,这只是研发中心,我们的生产,也主要靠外包,但是,一些核心部件,我们也会有自己的生产工厂。”    “这个面积,就不是几百亩能打的住的了,不过,考虑到现在研发中心都还没落地,厂区的事情,我们并不着急修建。”骆强解释道。    “。。。”    罗沛沉默了一下。    知道这是机会。    如果研究中心办好了,厂区也可能落地沪市。    要知道。    一旦这个计划公布。    盯着的人可就多了。    各大省市。    可不会放过这几百亿的投资,以及后续加起来可能上千亿的投资,因此,人家直接来找他,已经是非常非常给市里面子了。    “好,面积的问题,先不讨论,这件事,我会尽快和市委汇报,这样,明天上午,你再来一趟,我先研究一下你们的报告。”    “没问题,等您消息。”    又聊了会。    骆强便离开了市政府。    很快。    有关此次投资。    在市里引起了波澜。    没有空余土地的区,都失望不已,六百亩,可不是小数目。有土地的,都摩拳擦掌,准备试一试,成了,那可是一大笔。    甚至。    他们都有点想要派人去说服唐青,把研究中心分成几块,大家都有份,可也就想想而已,人家计划了那么久,要是重新规划,时间是个问题。    期间。    什么都可能改变。    要是别的省闻到肉味,过来截胡,给出更优惠的条件,那就麻烦了,毕竟,论产业相关性和配套,广省那边,显然更适合这个项目。    京津冀地区。    也有不差的条件,而且人才众多。    理论上。    沪市的综合条件。    只能排第三。    因此。    没人敢上门说‘你改改计划吧’。    唐青,    可不是泥捏的,人家能第一个找沪市,已经得寸,他们投桃报李,不能进尺。于是,一时间,沪市的各个区,开始行动起来。    他们没有去骚扰唐青。    自己能想到。    别人就想不到?    还容易惹人反感,因此,他们的行动,主要是集中在条件上,市里给出的优惠条件很大,他们能操作的空间不多,但也都尽力试试。    比如。    土地面积。    出让价格。    税收。    人才。    户口。    配套服务。    很多可以竞争的方向。    而最让其他企业喜欢的贷款,他们想都没想过,青元科技,别说人家由于还压着不少零配件厂的保证金、未到期应付账款等。    光是银行授信。    就是个庞大数字。    别的企业梦寐以求的政府担保贷款,毫无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