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3章 缺钱(求订阅!)
    “怎么样,瑞士好玩吗?”负责人上来就拉起了家常。    “还行。”    唐青微微摇头。    “还行?”负责人问。    还行你摇什么头?    “古建筑保留较多,到处都是历史,可欣赏不来,至于自然美景,华夏大地也有众多的地方可以比拟,只要开发出来,不会比这边差。”    这话。    他们爱听。    “哈哈,对,我们那么大片地,好好开发一下,怎么会差。”笑了过后,负责人随口问道:“最近听说你要办一所大学?”    “正在审批,不知道多久能下来。”唐青故作无奈的神情。    谦虚点好。    而这。    也让几个知情人暗自点头、    有些事。    可做。    但不可说,更不可傲,唐青年纪轻轻能有这个觉悟,实属难得,一些人认识个谁谁谁,就赶出去大放厥词,没有他不能办的事。    他们都不敢夸这个口。    “只要手续没问题,应该不会太慢。”负责人知道这件事的参与方不少,虽然走了关系,但也要看什么事,这不是赚钱的买卖。    教育。    国之根本。    唐青有这个心,那就是好事。    “只可惜,只能办本科。”唐青失望道。    “你还想要办研究生?知不知道,至今没有一所民办大学拥有硕士学位的授予权。”负责人失笑道,越是高等教育,管理的就越严格。    得对‘教育’二字负责。    特别是民办。    自负盈亏。    若是哪一天倒闭了。    那些研究生学历是不是不作数?这是个大问题,因此上面才这么谨慎,而国有的大学,只要不自己作死,就没有这个担忧了。    大不了大学合并。    “我知道,所以很可惜。”唐青摊开手。    他本就没打算在这里有收获。    没用。    授予民办大学硕士学位授予权,绝不是谁开口了就行的,这是要上长老会讨论,还得拿出过硬的成绩,才有可能办到。    现在。    本科一届都没带完。    就想办研究生。    难。    他现在要做的。    是提高自家大学的教育水平,人才被大众认可,这才是正道,等国家开放第一批民营硕士办学试点的时候争取争取,兴许能弄下来。    至于博士?    他是没想过。    民办硕士试点,十年后都只有五家。    博士?    得等到猴年马月去了,他还是从他处想办法吧,比如收购他国大学或者合作,进行国际学位授予即可,没必要自己死磕国内的学位。    “好好做,我倒是想要看看,你的大学会有什么不同。”    “我会的。”    唐青郑重地点头。    “你最近动作不小,又是做研发中心,又推出了一个叫微信的东西,搞得国内很多公司都惶惶不安。”负责人结束了大学的话题。    “我也没办法,想要做事情,就必定会触动另一些人的利益,我觉得挺好的,大家都把我当做对手,都埋头努力,我觉得是好事。”唐青无所谓道。    “。。。”众人。    被人当对手。    还觉得是好事。    “说得对,有压力,才有动力,未来的国际商业环境会非常复杂,我们需要一大批能适应国际营商环境、有竞争力、有远见、有成长性的企业。”    对此。    负责人大加赞赏。    颠覆。    对经济来说不是阵痛,而是一次次升华,当企业都没有创新的动力的时候,那么被市场淘汰是必然,而且是自己人淘汰自己人。    最好。    要是等别国的人来淘汰它。    那就晚了。    “很好,今后有什么困难可以和我们说。”    “巧了,刚好有。”唐青忙说。    “。。。”    其他人愣了愣。    你还真会顺杆往上爬。    “哦?说说。”负责人饶有兴趣地问道。    “缺钱。”    唐青嘴里蹦出了两个字。    “。。。”    “你还缺钱?”    “对啊,公司的钱,我都再次投了进去,扩大规模,但最近立项了大项目,需要的钱太多,这不,我想到了贷款,就是数额有点大。”    “你是说蜂鸟商储?”负责人的脑子里瞬间闪现出了一个公司,要论最近唐青弄的大项目,也就这家企业了,因为它‘最穷’。    “是的。”    “要贷款多少钱?”一旁的工行行长问道。    “这要看你们能贷多少,反正多多益善。”唐青嬉笑道。    你还真不怕闪了舌头,工行的钱,你还能贷完不成,不过对蜂鸟商储项目,他们还是看好的,负责人直接问:“你先说个价。”    唐青伸出了三根指头。    “三十亿?”工行行长猜道。    一听。    唐青晃了晃眼睛,三十亿我还用找你?青岩市就能解决。    “三百亿人民币。”    “咳咳。”    工行行长有点受不了,三百亿,你还真是口气大,知道这是一笔多大的钱吗?在零八年的现在能做多少事?高速公路都能修几千公里。    其他人也纷纷咂舌。    要不要这么刺激。    “三百亿,你确定。”负责人回过神。    “本来想要五百亿的,但怕银行拿不出来。”    唐青语出惊人。    “。。。”    口气真大。    五百亿。    你还真敢要。    “抵押是什么?青元科技?”工行行长问,若是这样,倒也不是没有可能。这家公司去年利润都有二百多亿,风险不大。    “没有抵押。”唐青摇头。    “哈哈,你还想空手套白狼?”负责人大笑。    “嘿嘿,也不算是,这个项目,我认为值一千个亿不止,甚至更多,但就是前期比较耗钱。”唐青的打算是一百亿,足够铺开国内的。    但想想。    直接报价一百亿,人家一还价,可能砍掉些,他还不如报个高价,成了,无非就是加快速度布局而已,不成,也有个百来亿的。    负责人:“。。。”    何止是比较耗钱。    简直是在烧钱。    “刘行长,你觉得呢?”    “太多了,我们很难给这种项目批复这等规模的资金,唐总,非要那么多投入吗?”行长问道,他是行长,但银行不是他的。    有流程。    有制度。    要是国家要做大项目。    就容易。    可这是私人的商业贷款。    “只多不少,我预计,光是国内的一期布局,就至少要花掉我一百亿以上,若是加上国外的,五百亿都只是一个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