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3章 两个机会(求订阅!)
    走两步。    景程正准备去结账,遇到一个同事。    “又来买啤酒。”    “对。”    “怎么只买一瓶?”    “给自己个理由,天天出来溜溜。”景程微笑回道,人,要是留有‘余地’,就容易慢慢懒下来,他自认为意志还算坚定。    然而。    没有强大约束,好习惯并不容易保持。    这才一天只买一瓶。    “有道理,那我先走了。”    “好。”    说完。    那人推着小推车离开,车里装了一堆吃的,景程知道,每次来,这人都要采购一周的零食回去,晚上就窝在宿舍里打游戏。    对此。    景程觉得挺好。    人各有志。    有一个喜欢的事情可以做,不打扰他人,不犯法,就是好的。    随后。    景程又在超市逛了起来,不买,只看,看看有什么新品上架,这样一来,下次如果自己有需要的时候,还能知道这里有没有。    热闹。    只有在这里。    才感觉不像是来到了非洲沙漠。    整个超市有两层。    第一层主要卖食品,第二层卖用品,低头看了看,自己的鞋子好像该换了,他径直沿着楼梯走了上去,上面和下面一样热闹。    “好便宜!”    “这衣服不错。”    “咦?袜子今天特价!”    “。。。”    景程一看。    果然。    今天袜子特价,换算成人民币,相当于十块钱三双,这要是在国内,其实还能做得更便宜,但这是非洲沙漠,已经是最低价了。    再低、    抱歉。    这里没有。    景程一看,笑了,因为二楼几乎所有的服饰产品,全都是盛唐集团的,自家园区,唐青几乎是在垄断,不过也好,可以补贴食品。    不然。    唐青又不是做慈善,凭什么给你那么多平价商品。    总得赚一点吧!    来到卖鞋子的地方,只见一大堆人在试,景程没那么磨叽,看准一个,直接对工作人员报上号码,装袋就走,试都没有试。    反正是在工地穿。    不讲究。    穿给谁看?    女孩?    抱歉。    他们项目部没有,华资企业,还是在国外到处跑的建企,很少有女孩,整个园区唯一女孩子多的地方,就是万青矿业管理处了。    其他全是爷们儿。    干完这个工程,如果可以,他都想要加入万青矿业,待遇好,而且不用在非洲跟着项目到处跑,至于回国发展,那也得有跳板。    下楼。    结账。    “总共一百零五块人民币。”    “微信支付。”    “好的。”    景程打开微信,付款页,收银员拿着扫描枪一扫。    支付成功。    景程是觉得真方便。    如今。    距离微信支付推出已经有一周多,超市几乎是当天就把设备安装上,他们才知道,原来人家早就把设备准备好,就等这一天。    一旁。    其他国家的人员很郁闷。    为什么?    为什么他们没有这种方便的软件,虽然可以下载英文版,法语版也有,然而,如果没有华夏的银行卡,根本无法绑定到微信。    因此。    他们下了只能聊天。    甚至。    由于注册的是国际版,连红包功能也没有,因为只有绑定了个人身份证,才能收发红包,总之,外国版的微信没有金融功能。    看着四周羡慕的目光。    景程不免自豪。    华夏。    这么多年。    终于到了爆发的时候,一大批让世界瞩目的创新出现在那片国土。微信想要开通国际版的金融,这条路景程认为还得走一段不短的路。    -金融信息。    -个人信息。    这都事关民众隐私和国家安全。    因此。    最大的难题不是技术,而是各国法律。比如实名认证,你得接入人家的身份管理系统,比如银行卡,得接入人家的银行结算系统。    一个字。    难。    两个字。    很难。    对一般公司。    几乎别想,在走流程的阶段,兴许就有本国新公司冒出来,你辛辛苦苦给人家弄的方案,人家国家一看,给本国公司最没风险。    如此一来。    岂不是替他人做了嫁衣?    走出超市。    凉风一吹。    景程摇摇头,自己一个工薪族,去操心华夏首富的生意,有点飘了,只是衷心地希望唐青把企业做大做强,他也是唐青的粉丝。    “对不起,请不要在这里抽烟。”    “啊,好。”    一个欧洲工人正准备点烟,被超市门口的安保制止,那人手都一哆嗦。    不是华人。    而是一名欧洲安保。    身强体壮。    看着就很有威慑力,景程也被其体格惊讶,倒不稀奇,园区安保大部分是华夏人,但为了更好的沟通,欧洲人、阿拉伯、非洲人也有。    分工不同。    就这。    一个瘦小的人上来,和一个两米大个,差别很大。    随后。    景程溜达回了项目部宿舍。    来到阳台。    看着月亮。    一口酒。    嗑着瓜子。    享受着外人无法体会的夜色,每一个异于常人的行为癖好背后,都可能是一段故事,他也一样,在家,父亲也喜欢这么做。    只可惜。    不在了。    。。。    七月十五日。    青岩市。    庄园。    上午九点半。    一辆奔驰开了进去,车上,张冬青不住打量,唐家的庄园,在青岩市可是独一份,最大,最豪华,没有之一,而且地段很好。    背靠青岩山景区。    之前。    这里仅仅是荒地。    没人重视。    然而。    当唐家庄园坐落在这之后,随着唐家的实力增长,影响日渐强大,周边的地价猛涨,一个个别墅区修在周围,想要沾沾财气。    很多人还是信这一套的。    同样。    有钱后,他也在附近买了一套,由刘乾的地产公司开发,买的时候,刘乾直接给了个成本价,一分不赚,目的嘛,张冬青也知道。    唐青。    是他向刘乾引荐的。    因此。    对他,刘乾一直心存感激。    见推脱不掉,张冬青也坦然接受,毕竟,对现在的双方来说,一套别墅只是小事情。由于不是占用农田,也不怕今后被人说闲话。    昨天。    唐青给他打电话,让他来坐坐。    为此。    张冬青一晚上都没怎么睡。    遇到唐青。    简直是他人生转折的最大的机遇。    很快。    车子来到公共停车场,上面空空,张冬青随便找了个位置停下,这一次,他是亲自开车来的,免得多一个司机不好安排。    庄园保镖上来。    “张总,请。”    “谢谢。”    张冬青跟着保镖。    来到湖畔。    没看到唐青,但常用的钓竿却立在那里。    ‘这边请。’    ‘好。’    绕过湖畔,他看见了唐青的身影。    “张叔。”    唐青转头冲他笑。    “小唐总。”    打完招呼,张冬青知道了唐青在干嘛,射箭,一排桌子上,摆放着各种弓,十几米外,临时搭建的靶子上,现在插着几根箭。    正中靶心。    “张叔,会玩吗?”    “不熟。”    张冬青摇头。    对射箭。    他是真的不熟,抢还行。虽然不擅长,但不代表不了解,他就是做机械加工的,也曾经加工过各种弓的零部件,就是没怎么玩。    组装并不在厂里。    “试试。”    唐青递上来一把反曲弓。    “好。”    张冬青接过。    拿起一支箭,轻轻一拉,弹力惊人,试了试,以他的手劲,估计拉不满。    射箭。    几乎人人都会,只有水平高低,对于唐青忽然玩这个,张冬青一点都不惊讶,有钱人玩的项目多了去了,唐青这还算是少的。    钓鱼。    看书。    画画。    他都知道。    现在多了个弓箭,不足为奇。    事实上。    是唐青今天挺闲的,对于已经精通武器射击的唐青来说,热兵器设计腻了,偶尔换换冷兵器也不错。前者毕竟是系统工程。    设计耗时。    冷兵器就简单多了,以他的手速,分分钟画一把,最迟一小时,而制造的过程,也就十来分钟左右,就能送到它手里。    当做空隙休闲。    这桌上。    所有的弓箭都是唐青自己设计的。    ‘嗡!’    张冬青手一送,箭矢化作一道黑影,直直地扎进了前方的靶子,三环,没有脱靶,唐青很配合地拍拍手,“张叔谦虚了,再来。”    “好。”    此刻。    张冬青也来了兴致。    休闲就是这样,没有的时候不想,玩起来,就容易停不下来。    “三环。”    “三环。”    “二环。”    “。。。”    一连十只箭。    全中。    两支扎在了靶心,张冬青以前当过兵,有射击基础,很快就摸索出了要领,连续拉弓,手也有些累了,“怎么忽然喜欢上这个?”    “闲的。”    唐青微笑。    “哈哈,我想也是。”    张冬青大笑。    闲。    在唐青这,是个褒义词,论费脑子,唐青显然比自己要操心更多的事情,身体闲下来,大脑却不是如此,额,这地扫的真干净。    接着。    唐青拿起一把直拉弓。    拉满。    嗖的一声。    直中靶心。    不过。    并没有射穿,后面是一层钢板。    “厉害。”    张冬青鼓掌。    “张叔,最近生意怎么样?”唐青又拿起一支箭,嘴上问。    “很好。”    张冬青说。    现在的生意,可以说是好的不能再好。    那么多订单,都排到年底去了,明年一整年估计也不缺订单,公司成了集团,早已不是当初那个几十万都周转不开的小厂。    “想不想更好。”    话落。    唐青手一松。    再中靶心。    闻言。    张冬青心跳有点加速,更好?当然希望。    “怎么说?”    “张叔,你的产业主要做来料加工,在青岩市已经做到了顶端,不过,这种生意相对来说比较被动,没有订单,就开不了工。”    “是这样。”    张冬青点头。    的确。    以前是机械厂,都是到处接订单。    没订单。    厂子就得停,相当被动,他也想过解决这种模式,但一直在想,并未付诸实施,毕竟,现在的公司规模和业务已经成熟,还在赚钱。    不能盲目。    张冬青是个很慎重的人。    “我觉得,你应该学刘叔那样,第一,在本行业深耕,稳住优势,扩大规模、第二,发觉新的市场,比如去外省或者国外,第三,扩展新业务。”    “我也这么想过,但没什么好机会。”张冬青看着唐青。    “我这有个。”    唐青一松手。    扎进了前一支箭的尾部。    “什么?”    “怎么说呢,有两个机会,你可以用一个,也能同时用,第一个,就是你知道的,我在非洲有钢企,你可以去那边开分公司。”    之前。    为了消耗钢材。    唐青自己成立机械加工部门。    别墅。    电网用钢。    建筑用钢。    五金。    等等。    此外。    现在,随着需求扩张,到时候二期建成,现有的加工规模是消耗不掉的,同样,万青矿业也并不需要那么多的的终端加工能力。    因此。    现有规模足够。    到那时。    这对很多人都是新商机,今儿张冬青来玩,顺水问了一句,唐家这车,也需要更多人上来。张冬青一听,顿时就来了兴致。    “需要多大投资?”    “不一定。”    唐青摇头。    “看你想做大,大有大的做法,只要是钢材的下游,当地有需要,你都可以考虑,我那有现成的土地和政策,但工人得你自己解决。”    “行,我做。”    没多想。    张冬青一口答应下来。    唐青说行。    那就可以,这的确是机会,非洲,一个人他是不敢去的,现在和唐青做邻居,那就没什么可怕的了,实话,他之前就考虑过。    然而。    一了解。    发现万青矿业在做,便打消了念头。    “第二个呢?”    张冬青好奇第二个机会是什么。    “第二个,和缅亚商会有关。”    “缅亚商会?”    张冬青惊讶道,他当然知道这个商会,唐凯、刘乾,好像都是其成员之一,之前,他也承接一些缅痶的订单,但规模不是太大。    “嗯。”    “他们现在多了个成员一级,如果能加入的话,也是个机会。”    “成员?”    张冬青纳闷。    会员。    成员。    这是要干嘛?扩招?    “怎么加入?”    “以前你是没可能的,它主要吸收在缅境内投资的商人,现在准备放开,只要和那边有一定规模的商贸往来,就有一定机会。”    唐青又是一箭。    命中。    这一次。    为了扩大商会覆盖面,增加亚元的国际结算占比,缅亚商会准备扩大会员规模,会员的话,有些人实在不达标,所以多了个成员。    会员。    享有会员福利。    成员。    享有成员福利。    这个时候,新安市,核心成员会议上,已经宣读完了缅亚商会的新组织结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