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7章 买买买模式(求订阅!)
    “咱们找地方坐坐?”    “好啊。”    “去哪儿?”    “苗老,要不去你家的茶楼吧,近,而且环境好。”    “可以。”    “。。。”    走出会议室,众人商量着坐坐,如此重磅的消息砸下来,他们都需要时间消化和交流一下,看看接下来有什么合作的可能。    这一个多小时。    当然不只说刚才那几件事。    说完贷款。    他们就一些更细的地方进行了询问,得知贷款可以一起,比如两人都看好一个国家的同一个项目,可以共同出资,免得打起来。    独食?    暂时没兴趣。    去国外做生意,只是解决了资金问题。    市场。    管理。    销售。    生产。    关系。    ......    全都是事儿。    去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国家,风险很大,如果引入多个股东,虽然利益少一点,但要是亏了,也不会亏那么惨,还能增进彼此关系。    合伙生意。    第一。    怕没钱。    第二。    怕内斗。    由于商会约束,禁止内部这样整,除了约束他们坑别人,也约束别人坑他们,因此,这也产生了一个好的局面---大家不怕合作。    此外。    除了他们之间可以共享项目。    缅亚银行集团旗下直属企业的投资,他们也能获得一份部股份,虽然股份不多,主导权还是在缅亚银行集团手里,但这就够了。    就怕缅亚银行集团把他们当外人。    又吃独食。    现在好了。    一起吃。    所有人都放心了。有些心里盘算着,为了进一步减少风险,拿出三分之一贷款来和这些直属企业合作,是一个不错的比例。    剩下的。    三分之一和眼前之人合作。    三分之一自己控股。    完美。    至于引入当地国家的股东,他们也可以考虑,而且这笔贷款没有说必须控股,可以持股,但这类投资只能是外贸企业,且答应亚元结算。    。。。    青岩市。    庄园。    湖畔。    “咻!”    一阵劲风声,箭矢扎进靶心。    按理说.    一般射箭的都不可能听见这种声音.    电视里那种‘咻咻咻’的箭矢飞来,武林高手听声辨位,咔咔一顿操作。。。就中箭了,都是经过加工的,是给观众听的。    为此。    唐青闲得无聊,做了不少有各种声音的箭矢。    鸟叫。    虫鸣。    兽吼。    只要在箭矢上特定部位加入一定空间结构,就能实现,世界上估计也就他这么无聊,一支箭发出去,人家还以为是有鸟儿飞来。    挺有迷惑性。    此刻。    张冬青也见识到了什么叫‘会玩’。    闻所未闻。    见所刚见。    对于唐青说的缅亚商会,他很感兴趣。一想到唐凯和刘乾也加入了这家商会,觉得是个机会,唐青说问题不大,应该就是不大。    “喜欢吗?”    “嗯。”    张冬青点头。    玩了一会儿,他忽然发现喜欢上这运动。    不完全是射箭。    而是其背后的‘工匠精神’,能把这东西玩出花来,就是一种本事,他其实也有类似的小爱好,比如收集各种精巧的机械结构。    但只搜集。    没自己设计。    现在一看,自己还只是入门级的业余爱好。    该学学唐青。    做点自己的东西!    “回头送你一套。”    “好。”    唐青放下一把弓。    看看时间。    商会的会议也开完了,剩下的就是实施下去,事实上,唐青并不把主要希望放在各大家族身上,真正的主力,是缅亚银行集团。    这些人。    包括自己二叔,还是打辅助的。    毕竟。    缅亚银行集团受自己控制,想做什么,不需要和人解释为什么,很多行为是无法和一般人解释的,特别是赤果果的利益,和说谁?    不能说。    接下来。    缅亚银行集团的下属企业会开始改变,暂停低利率制造业的技术更新,提高进口比例,换句话说,今后,能进口的就进口。    以前。    唐青还考虑全产业链问题。    现在嘛。    不太需要了。    如果全都自给自足。    谁都不依靠。    那还进口个锤子啊?亚元的国际结算比例怎么提高,而且,异空间可以随意建厂,他已经完全没必要在缅痶建立全套工业体系。    石油。    天然气。    矿产。    在今后的一段时间,缅亚银行集团在缅相关企业不会再扩张,在缅新发现的能源、矿产,全部停止开采,只保留开采能力和矿场建设。    避免真被卡脖子。    大宗商品。    进口。    疯狂的进口。    倒卖。    进口来了,咱可以平价卖出去,或者加工一下,就算不赚钱都行。粮食什么的,缅痶不需要进口,也没事,咱买来囤积在仓库。    -援助给贫穷国家。    -转手卖给华夏、印度。    -甚至就放那。    都行。    系统只算亚元的国际贸易结算比例,没说不能让他亏钱,他只是把亚元转化成了资产,总之,今后缅亚银行集团会进入买买买模式。    这样一来。    还有一个好处。    进口。    能让出口国受惠,只要亚元可以买到紧俏商品,就有人要,和‘商品和项目贷款’的莫桑比克模式一样,是一个很强的‘辅助’。    这一切。    都离不开华夏。    因此。    这个大腿得抱牢。    有没有不让抱的一天?    有。    当然有。    那就是不那么需要缅亚银行集团的商品的时候,目前,所有的项目贷款支撑,来源一华夏对转录原液和绿洲的需求,人多,耕地少,沙漠多。    因此。    华夏愿意接受亚元支付,以此来换取转录原液以及绿洲,当有一天,前者有了替代药物,后者沙漠改造得差不多了的时候。    对亚元。    华夏就不那么感兴趣了。    那一天迟早会到来。    时间。    唐青认为至少十年。    这是在现有的框架内,唐青已经决定减缓高端技术在缅痶的更新频率,十年之后,就算没有替代品,两者的需求都会减缓。    到那时。。。唐青暂时无法决定。    有需要。    比如还没有升到十等权限,可以继续拿出好东西,让亚元继续坚挺。    没需要。    假如侥幸升到了,而且没有后续目标,就慢慢往前走,到那时,erv,岛国,韩国几国财阀,以及其他战士们控制的企业。    应该已经是个天文数字。    到那时。    他或许会有新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