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1章 接盘(求订阅!)
    郎蔡时代。    这个家族的日子过得不错,家族嫡系子弟几乎都去欧美留过学。学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学历,长长见识,本来无可厚非。    然而。    总有人经不住诱惑或威胁。    被策反。    向美国等方面传递一些非公开信息,这也是这个家族那么执着于给自己留后路的缘由,尽管其接触的层面不高,但做了就是做了。    之前。    传递的信息也都一般般,没管。    可是刺就是刺。    现在。    我正有大动作,你还不安分。    那就只有把你拔了,按理说,一般操作,是留着这家伙,以后兴许可以给那边传递错误消息,但一般操作毕竟是一般操作。    c1a。    科沃罗。    欧美的情报系统,已经对唐青不设防一样。    他想传消息。    根本用不着他们。    这时。    眼前又一条讯息闪过,唐青直接忽略。    。。。    新安市。    “每名核心会员可获得五十至两百亿亚元的无息贷款,一般会员则是五亿到二十亿,成员再除以十,只能用于对外投资。”    “。。。”    “这我就不知道了,他们没有公布缅亚银行集团直属企业的贷款额度,但据我分析,不会比核心成员加起来的少就是。”    “。。。”    “确定了,接下来他们会增加商品和项目贷款的范围,非洲那边应该增长不大,听苏育区长分析,对东盟各国肯定有不少额度。”    “。。。”    “嗯,再见。”    聊了十分钟。    曾明挂掉电话。    忐忑。    每次通话。    他都有点忐忑,这要是被发现了,后果不敢想象,好在那边提供了专业的设备---卫星电话,不走当地运营商的数据通话网络。    当初胆子大。    见到这边有生意,巴巴地就来了。    事实也是如此,这边竟然能那么廉价组装一台棒棒机,利润不小,通过竞标,他拿下了这边部分通讯以及其他电子产品份额。    自此赚了不少。    然而。    商会成立。    他成了第一批商会成员之后,正当美滋滋数钱的时候,回国期间被人找上门,谈了一个多小时,在国家大义面前,他只能妥协。    一些重要的商会动向。    都是他传回国的。    两年了。    一直没出事。    他都有点怀疑自己有做情报人员的潜质。    。。。    华夏。    京城。    消息很快上报。    “又要贷款?”    “是啊,还不是几十几百亿,光是这次给各个商会会员的贷款,总额就可能超过五千亿亚元,这还是保守估计,零太疯了。”    疯狂见多了。    可是。    这样的疯狂法还是第一次见,本以为往非洲扔两千亿就算多的,可人家接着就要扔出这个数额的三倍左右,真不怕玩脱了?    “胆子真大。”    “是不是算准了我们会接盘?”    “应该是。”    “。。。”    亚元贷款。    最大的接盘者就是华夏。    商品。    华夏的物美简练。    项目。    华夏建设速度最快。    成本最低。那些拿到贷款的非洲国家,主要都会选择华夏的商品,项目也是,导致这两千多亿贷款,流回华夏将近一千四百亿。    超过六成。    拿到钱。    华夏放进了外汇储备,准备明年花的,因为‘绿洲’的加速试验区表现极好,和那边给的数据差不多,沙漠变耕地有望了。    如此一来。    明年治理额度开卖。    华夏就不用印人民币,直接用亚元买,这次是两万平方公里,接近三千亿人民币,明年买多少,就看有多少亚元的外汇结余。    算起来。    到明年初。    亚元储备可能会突破两千亿,再用点人民币就能凑齐。    可是。    如果这样玩,岂不是很快就能凑够?    “接不接?”    “接。”    “可是,次次都这样,我们很被动,我觉得,接盘子的问题不大,有项目做,就有钱赚,但是,不能每次都这样突然。”    “怎么说?”    “让孙江去拜访一下零,我们不能总是事后才知道,关系小的政策就算了,可这么大笔资金动向和我们有关,却一点风声没有。”    “这倒是。”    “我稍后去和他说。”    “嗯。”    “对了,有件事,绿洲实验小组的人传来一个不知道是好是坏的消息,绿洲除了能用于沙漠改造,还能用于土地增肥,无害的那种。”    “他们的意思是。。”    “如果实验得到完全论证,以后化学肥料都得被淘汰。”    “。。。”    好消息。    可以让大家吃上无公害的蔬菜。    坏消息。    他们依旧不能自产,只能进口,如此一来,他们对绿洲的需求,将会变成长期的,而不是治理沙漠的短期行为,这消耗就大了。    “让科学家们努努力吧。”    此外。    也做不了什么。    如此技术,人家肯定要攥在手里,不可能卖,想要破解只有靠自己,对那边,倒也没有什么不满,人家的技术,凭什么一定要卖?    再说。    如果卖得多少钱?    多的不说。    人家就按照一年的销售额卖你技术。    一万五千亿人民币。    买。    还是不买。    再加上治疗癌症的价值,两万亿,不算过分。    然而。    两万亿。    谁都不信我两万亿砸进去研发不出来,因此,只能让科学家们努努力。反正花出去的钱,至少一半会被赚回来,还能创造就业。    。。。    五点。    唐凯回到了庄园。    吃完饭。    书房。    “唐唐,我给你找了个大生意。”唐凯神秘道。    “什么?”    唐青佯装不知。    “这次他们要大量在外国投资,会牵扯很多的企业业务,我们十几个说好了,可以把这项业务交给天眼,不知道接不接得下来。”    虽然高兴。    但也怕天眼真忙不过来。    “没问题。”    唐青点头。    “天眼的经济信息搜集,从来没有停下,各国企业名录和基本状况,我们都有做统计,至于那么多企业的企业业务,可以试试。”    保守估计。    这会涉及超过三百家的海外并购案。    太多。    堆在一起肯定忙不过来,但又不是集中在一起,总额那么多贷款,又没让一个月或者几个月全部花完,至少得花到年底去。    别忘了。    是否放款,掌握在唐青手里。    时间紧。    但还是压不倒天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