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2章 最美丽的一面
    时间一到。    排着队。    游客从各个大门进入。    和预料的一样,相当一部分都是冲着水晶厅去的,为了避免拥挤,博物馆专门设了卡,达到一定人数后,出一个,才能进一个。    很快。    队伍就排得老长。    “早知道,昨天来了。”队伍末尾,有人感叹。    昨日。    大家都以为是玻璃。    因此。    只是看热闹,现在呢?那是看钻石,拳头大的钻石,甚至还有脸大的,太大了,大得像假的,看样子,很多人都准备长时间细看。    十分钟后。    人。    几乎没有出来的。    “走吧!”    “是啊,我都准备看半小时,这样排下去,估计中午了。”    “撤。”    “我不走,恐龙和黄金展厅都看了,也就这个没有细看。”有人是二刷,不愿意走,好不容易预约上,为了成为朋友圈第一个。    等等又何妨。    然而。    刚排一会儿。    “什么?黄金展厅有新展品?两个黄金人,穿着黄金甲,你莫不是在逗我,怎么可能,这才一个晚上。。好吧,信你了,等我。”    一个大嗓门的电话,很多人听到了。    接着。    就见那人冲向黄金展厅。    顿时。    很多人疑惑了。    啥?    黄金人?    新展品。    不过。    他们脑补的画面,多是新增了两个展柜,展柜里有两个金人,想到这,他们摇头,两个小金人,有啥好看的,还是钻石吸引人。    然而。    很快。    网上出现大量图片。    “what?”    “这么大?”    “这是黄金人?这分明是黄金巨人。”    “。。。”    看到图片,很多人愣住了,昨日,他们对黄金展厅印象最深的,还是那两个几层楼高的黄金甲,拉风,帅气,奢华,耀眼。    现在。    黄金甲多了一个。    女装。    还有金人穿上。    此外。    每个人还多了一把佩剑,以及一些细节方面的改变,男的帅,女的美,特别符合东方审美,如女神一般,上面的信息也变了。    ---    品名:女将。    高度:十二米。    重量:十点八吨。    材质:黄金。    ---    看完图片,又看了看依旧没人出来的水晶厅,等不及的,直接离开队伍,向着黄金展厅走去,那边至少还能勉强挤进去。    见状。    更多人站不住。    “我也去黄金厅看看。”    “一起。”    “等会儿再来。”    “。。。”    没多久。    黄金展厅也开始设卡,不然,放任进去,挪动都难,极大地降低观展体验,不多时,网上也开始热闹起来,被博物馆的手笔。    “太壕了。”    “有钱。”    “哼,这是对历史的背叛,大家不要被错误的观念所误导,都不是文物,而且还巨大化,这是金钱正企图玷污精神世界的。”    “抵制!”    “还我真实!”    “应该立即下架。”    “。。。”    对博物馆,很多人跳出来指责,不乏很多业内专家,开玩笑,这要是继续下去,世界第一知名博物馆,估计要花落缅痶了。    这个不行。    靠钱。    靠仿。    硬是超过他们几十年的积累。    这场景。    如何能够接受?这是异端,这是哗众取宠,是对业界规则的践踏,要是底蕴的优势没了,那他们这么多年的努力,为了啥?    脸面。    名声。    地位。    他们有太多无法看淡的。    不过。    支持者也多。    “煞笔!”    “人家都说仿品,有的还是原创,凭什么不能展览,口口声声说背叛历史,什么是历史?难道,我们不应该看喜欢的吗?”    “博物馆,人家又没说是历史文物博物馆,脑残。”    “这是嫉妒!”    “扯犊子的专家。”    “。。。”    “我喜欢这样的变化,太多博物馆,名胜古迹,去了一次就不想再去第二次,因为没看头,但是,这个博物馆,有现代精神。”    “什么?”    “进步,新颖,和历史结合,用超出人们想象的思维,展示多元的文化精神,在里面很多地方都能体现,仿品,比古董好。”    “至少,我不太愿意去看褪色的瓷器、金玉、字画等。若要展现古代文化,就应该用最新科技,复原其最鼎盛时期的模样。”    “如女人。”    “应该展现其最年轻,最美丽的一面。”    “古董的价值,我认为需要重新定义,百年前的东西,都掉色了,我认为,论观赏价值,论唤起人对历史的敬畏,有所欠缺。”    “所以。”    “这个博物馆,在改变一个行业,在改变人们对历史的看法,最大限度恢复文物鼎盛模样,也是一种传承,意义重大。”    “。。。”    网上。    不知何时,舆论急转,从质疑,到认同。一看,无力回天,那些人只好先闭嘴,等风头过去,等热度消减,再重新披甲。    。。。    华夏。    青岩市。    今天。    是除夕。    大家沉浸在节日的喜悦中,对于缅痶的新闻,倒是没太关注,庄园,到处挂着红灯笼,唐青亲自写的对联,已经在各个门上挂起。    湖心亭。    一家人吹着暖风,吃着点心,秦玉刚昨天下午才从省城回来,年末,各种检查和会议,让秦玉刚已经一个月没有回家了。    累。    秦玉刚很怀念以前。    曾经。    还是个副所长。    有假期。    有周末。    担子轻。    现在。    假期不定。    周末不定。    担子重了不知道多少倍,开发区几十万人,他要统筹全局,自主权也不高,作为省会城市的辖区一把手,要顾及的太多了。    省里。    市里。    全都盯着,远不如之前做县一把手的时候自由度高,那是真的想怎么发展,就怎么发展,市里几乎不管,不像市辖区,约束很大。    毕竟。    不管区,市里能干啥?不过,既然决定走这条路,累点也值得,对于权力,秦玉刚兴趣不大,但为百姓做事,却乐意至极。    上任以来。    招商引资。    推动了不少大型项目,有唐青帮忙,也有自己努力,还有市里、省里拉来的项目,这也是省会市辖区的好处,享受多重照顾。    现在。    开发区也算是大变样。    只希望。    任期结束。    可以实现预定目标,任期结束,他觉得,有大概率再升一级,不是自信自己的能力,而是得益于唐青,那越来越庞大的关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