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6章 持续收入(求订阅!)
    不只是值。    而是超值。    医疗。    教育。    卫生。    环境。    他们都非常满意,又比邻缅痶北部重县---廊余县,无论是做外贸,还是做旅游,都是很有前景的。    于是乎。    刚开工一个月。    这里的商铺和住宅就销售一空。回头一看,当初的决定是多么英明,相比买的时候,已涨了百分之三十。    甚至还在涨。    可以说。    这比投资,稳赚。    。。。    夜幕下。    街头。    一辆皮卡快速行驶,车上,打开车窗,米昊吹着微凉的晚风,看着亮堂堂的街道,心里有点成就感。    一年多。    便让一片荒地上,拔地而起一座城市。    想想。    还真有点不可思议。    “唉!”    米昊却一叹。    干工程的。自然是跟工地走,这边的项目完成,下个月就要回去,至于会被调去哪,他也不知道。    前些天。    世合组织成立,确定了城市贷款为成员国的项目清单之一,如果哪个国家要做,他可能会被调过去。    亚洲。。还好。    欧洲。。不可能。    要是去非洲。。。    好吧。    去就去啦!    多大点事。    自己只是个公司中层,哪有选择权。如今,他已经做到了项目经理级别,要是辞职,又能去哪里?    做工程本就是到处跑。    转行?    额!    好像也不会别的。    所以。    还是别折腾了,年薪三十多万,这在零九年,即使是京城,都能首付个不小的房子,辞职?傻啊。    干个三五年,有了足够存款,心里才安心,到时候,看能不能提出回总公司,做行政或者是市场。    固定下来。    若不行。    存款也能给他底气辞职。    很快。    来到城北。    一条笔直的公路直通边境,接着,在距离边境还有五百米处,左拐,又驶十分钟,就到了边检站。    即使入夜。    这里也挺热闹。    载歌载舞。    吃喝庆祝。    因为明天开始,他们也要搬入新城,这里一大片旧宅,会被全部拆掉,按照那边的标准,修建新房。    届时。    连成一片,成为真正的新城。    不过。    这剩下的项目并不大,便主要由印方的建筑公司负责,几个亿的项目,不值得华夏和缅方企业大争。    大头吃了。    小头就留给印度当地吃吧。    “嗨!”    边检站。    印方检查人员超米昊笑着打招呼。这么久,几乎天天来回,想不混个脸熟都难,米昊连印度语都学了点。    说得不熟。    但听得懂。    “再见!”    “晚安!”    “明天,会是一个好日子。”    “。。。”    聊了几句,米昊回到了住处,没有多熬夜,赶紧睡觉,明天交付,自己是要作为建筑方之一参加。    为此。    明早公司还会来一位副总。    。。。    小城。    最高的建筑顶部。    在这。    可以俯瞰整个小城,忽然间,空间扭曲,唐青的身影出现,此时,整个城市的亮化项目全部开启。    每一盏灯。    每一间房。    每一条道。    仿佛无比热闹。大晚上闲得无聊,唐青便来溜达一下,这座城市,可是寄予了唐青不少的期望。    作为样板工程,目的是吸引外国贷款。    目前来看。    效果不错。    专门制作的宣传片,发给各国媒体,赢得了广泛的好评,至于各国是否愿意贷款,还得背后使劲。    开玩笑。    咱是谁?    要做生意,难道指望天意?    谋事在人。    成事在计。    天呢?    唐青一笑,我不喜欢的天,给它翻过来又如何?自己脚下的这栋建筑,是小城中最豪华的大酒店。    隶属于缅亚酒店集团。    这家企业。    管理着缅亚银行集团下属的所有酒店。    夜幕下。    正栋建筑都在发光。    非照明。    而是‘心悦’的那种,通过表层的电感涂层实现,但又和汽车上的不同,这个电感涂层能实现颜色转换。    “啾!”    “啾!”    外墙外。    一群群投影的仙禽盘旋而升,飞过的路径,洒下点点星光,可以说,远远地看着,逼格简直爆表。    作为样板。    自然要弄得好看点,反正也花不了什么钱。    或者说。    这个城市,距离回款并不太远了,因为当初有协议,商铺和住宅销售的资金,得先用于偿还贷款。    印度并无意见。    因此。    销售火爆,待出售完,已经拿回总贷款的百分之三十七,剩下的要从税收中慢慢扣,邦也要还一部分。    三十七。    实话。    距离成本线并不远了,只差九个百分点而已,等收完成本,剩下的全是利润,也是一笔不小的钱。    算是笔持续收入。    相当不错。    这招。    印度自己想整,也省不了什么钱,因为再如何,施工方都是公司,公司是要利润的,不像缅亚银行集团。    印方的成本,是各公司报价。    而己方成本,则是真是成本。    差了一大截。    “呼呼!”    一阵风吹过,唐青的身影已经消失。    。。。    十五里外。    电厂。    控制大厅内,印方员工正在加班,看着一圈带着科幻般的设备,以及大屏幕上更加科幻的电网数据。    迷瞪了。    好在。    缅方和他们的交接时间有一年,一年之后,电网、水厂、通讯等城市服务部门,才会完全移交给印方。    窗外。    远处。    那座把天都照亮了一般的城市,在他们的眼中,仿佛新生的婴儿一样,见过后,都有种要保护的信念。    忽然。    大厅的灯光变黄。    “警报!”    “k32线过载,已启动保护,请立即前往处理!”    接着。    工单下发。    人员派遣,赶往处理。    当然。    这只是演习,大家井然有序地按照流程处理,城市的电网承载力可是很强悍的,没那么容易出问题。    而且。    在城市的另一边,还有另一座电厂,作为备用,两个电厂平常是一起运作,各负担一半的城市用电。    一旦一个出问题,另一个满负荷,也能保证用电。加上全城大量的太阳能使用,可以说根本不缺电。    甚至。    还有余力给别处供电。    但没这么做。    专供。    未来,还会有第三条电力来源,从几百公里外的一处大坝,作为这座小城市未来扩张的能源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