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林书 - 都市小说 - 小城大户的主母日常在线阅读 - 第183章

第183章

    “他请我,帮朝廷筹措军饷。”

    “军饷?打仗的军饷?这不是朝廷的事儿吗?咱们又没做官,为什么要你筹措……这……这得多少银子?”

    “八千万两。”

    当今朝廷的国库每年的税收,满打满算,才不过三千万两白银。

    他们要谢家,拿出近三两年的国库收入。

    沈绮听了这么大的数目,倒是心头一松,她知他的身家,也知道谢家产业的年成。

    “还好,咱们家拿得出来,也就是费上七八年,最多十年时间……”

    谢聿铎摸了摸她的手,苦笑一声。

    “三年时间。”

    “三年?!这么短的时间,朝廷要借咱们八千万两白银!”

    “……只借,不还。”

    沈绮听罢,心头大怒。

    “他们怎么不直接下旨抄家!还来得快些!”

    ……

    谢家夫妻刚刚到青云街,还没到家门口,文大人和孟氏就跟着过来了。

    四人一起进了书房,仔仔细细,前前后后,把今日所有细节都盘了一遍,终于明白了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

    二十年前,北疆动乱,大片辽阔国土,沦丧敌国之手。而今,皇帝亲政数载,年轻有为,眼见国富民强,早就筹划挥兵北上,收复旧土。

    北疆的仗,早在三年前就打起来了。

    本以为两年就能成功收兵,没想到拖拖拉拉直到现在,战事逐渐吃紧,双方开始拉锯,可国库日渐空虚。

    筹措军饷,是当朝宰相周廷恩的第一大事。

    国库空虚,江北谢家这富可敌国的商户,就是最惹眼的银子窝。

    ……

    文家夫妇百般解释,他们当真不知道长公主和宰相大人的这般盘算。

    文大人今日休沐,昨日给谢家下帖,确实就是为了赏花一聚。

    谢家众人未到文家之前,他们正叫人准备好赏花的果子茶点。

    突然,下人传报丞相大人下临文府,慌得文博远忙换了官袍,出门相迎,宰相大人却身着便服,坐在书房喝茶。

    文家后宅,孟清徽刚得知夫君去接待当朝宰相,就有人通传,平阳长公主驾到。

    事情太急太紧,夫妇俩当真猜不到这是什么事,但掌政公主和当朝宰相同时到府,必定是惊天大事!

    ……

    听罢,谢聿铎扶额长叹。

    他们知道他的身家能拿出八千万两,知道他素来疼爱女儿,知道他们来了京城,甚至知道他们今日会去文家……

    皇女权臣,从天而降,打得人措手不及,绝非一日之功。

    今日一见那老丞相,他就知道沈纪、聿铄的国子监名额,必然是他有意为之。

    而今看来,谢家来不来京城,去不去文府,朝廷都早早盯上了谢家这块肥肉。

    谢家不来京城,广陵城也在皇土之内。

    朝廷要用商户的银子,可用利诱,更可用威逼。

    但凡挑出一丁半点儿的错处,一道圣旨,满门抄家流放,实在不费一点力气,再富可敌国的商户,银子也自然归到国库。

    沈绮说的没错,他们确实想过抄家。

    可是,江北首富谢聿铎,实在是个无可挑剔的良商。

    在内,他钟爱夫人,养老抚幼。在外,他交富济贫,乐善好施。

    他从小小的平山县,一路发家至富冠江北,少不了蚕食鲸吞,纵横捭阖,自然有异乎常人的心机手段,也有许许多多不可对人言的商海计谋。

    但是,他的手上查不出人命,他的生意绝不犯国法。

    干干净净。

    他答应过沈绮,绝不伤人性命,绝不身涉险境。

    他娶了一位素来小胆儿谨慎的夫人,为了叫她梦里安心,他一向顾惜人命,安守国法,终于得此良报。

    所以,朝廷决定好好跟他商量。

    没有抄家灭族,满门流放,这就是朝廷给出的筹码。

    第148章 生死攸关

    送走了文家夫妇,谢聿铎和沈绮在书房对坐,商议良久。

    三年时间,八千万两白银,谢家不是拿不出来。

    这是谢聿铎半生的心血,一大半儿的身家,若是俯首听命,拱手让人,确实可以保住自家妻儿,全身而退,甚至可以回到小小的平山县,再过上一生的富足日子。

    可生意做到这个地步,这八千万银子并不在他谢家后院的库房里,而是在每一条日夜周转的生意线上,在千城万家的谢家铺子里,在数万名谢家掌柜、管事、伙计的家用里……乃至于五湖四海各方商友的钱袋里。

    此时接了重担,拿出八千两白银充做军饷,可以抽身而退,但必然元气重伤,半生心血付之东流,日后绝难东山再起。

    可若是坚决不拿,直接推掉这个差事……其实,从老宰相开口的那一刻起,他就没有说不的机会了。

    书房里,老宰相用家国大义诚恳劝他,功在当时,利在千秋,言辞极其恳切。

    可在后院花园中,平阳长公主有意抬举他的妻儿,又将小明儿认作义女……没有将明儿带走抚养,已经是留了体面了。

    她没当场带走明儿,但让谢家人都知道了,她随时可以。

    一明一暗,一阴一阳,可硬可软,可赏可罚。

    好计谋!好手段!

    当朝宰相,监国公主,不愧是玩弄庙堂的顶峰人物。

    他不能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