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向北,你不去看电影?” 夏彩霞收拾妥当,穿上认为最最漂亮的花衣裳,兴冲冲地来喊小伙伴。 却看到姜向北懒洋洋地躺在躺椅上,蒲扇有一下没一下地扇着风。 “晚上蚊子多,我才不想去!” 姜向北动了动腿,一手枕着脑袋,继续扇蒲扇。 虽说风也是热乎乎的,总好比去大马路边喂蚊子好。 前世电影院已经发展到4d电影,退步几十年再看露天电影,姜向北提不起多少兴趣。 “你不去我也不去。”夏彩霞很讲义气地赶忙表态。 姜向北上下看看她的花裙子,笑道:“你还是去吧,我一会儿要烧窑,也没空玩儿。” “好吧,那我去看看就回来找你。” 义气已经讲了,既然姜向北让她去,夏彩霞立即欢欢喜喜地转身就走。 生活看似已经渐渐恢复正常,政府还专门派了放映队放电影慰问。 今天轮到三水胡同片区。 放映地点就在胡同口空地,昨天开始就挨家挨户地宣传过。 所以今天姜家晚饭吃得特别早,一吃完大家就提着板凳去抢位置,就剩个不想去的姜向北看家。 等夏彩霞一走,姜向北顺利升级成看院子的人。 又在躺椅上躺了会儿,看天色已经黑得差不多,才拿起蒲扇关上屋门。 进入厨房前,姜向北又顺手带上了厨房门。 重做的面包窑晾晒一周,昨天第一次烧窑,保温效果确实提升了许多。 第二次主要试验火候控制。 为此姜向北特意做了几个发面团,先用大火烘烤二十分钟看表皮烧焦程度,之后以此类推减少柴块来推算火候。 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仅需要随时观察,当然也需要不少试验品。 第一个馒头进入烤窑,拿出来后表皮几乎碳化,轻轻用指头一捻碎屑纷飞。 “平子爷爷亲自指导的确实要好得多。” 面包窑的保温程度出乎姜向意料,火力比烤箱威力还要猛得多。 打开门板等面包窑稍稍降温后,姜向北才继续加入柴快,放入面团。 就在这时,夏家联通水井的门忽然嘎吱一声。 夏彩霞从黑乎乎的门缝里探出个头来,不仅故意压低了声音,还一副鬼鬼祟祟的模样。 “你要吓……”姜向北张嘴,下一瞬就被突然飞扑过来的夏彩霞捂住了嘴:“你小声点。” 下一瞬,曹彩凤也跟着走出来,竖起食指抵在嘴唇上。 姜向北赶忙点头表示明白。 “冯家来人了。”夏彩霞翘起大拇指,朝自家屋子指了指:“不少人。” 姜向北小心站起,三人慢慢走进夏家的客厅。 屋里没开灯,加上窗帘拉得严严实实,只能依靠折射进屋里的一点点光摸索到了沙发位置。 三人跪上沙发,小心掀开窗帘的一角看向外边。 冯家非常亮。 三间屋子都开着灯,而且不停有人进进出出地搬着东西。 “他们在搬家?” 姜向北认出,其中和冯强盛一起抬五斗柜的男人正是坎子。 “应该是,我们刚才在胡同扣瞧见冯强盛鬼鬼祟祟地猫在墙角……” 等夏彩霞到放映点,那里已经人山人海,虽说电影还没开始放,后边站着的都围了里三层外三层。 她在人堆外看到被抢了凳子的曹彩凤,两人晃悠半天,光看人后背去了。 后来草彩霞提议回胡同找姜向北玩,于是一拍即合。 两人在胡同口不小心看到了冯强盛和坎子。 他们鬼鬼祟祟地蹲在墙角,好像在等什么人。 夏彩霞一看到冯强盛就觉得肯定没好事,所以连忙拉着曹彩凤先一步跑回了家。 真就是一步,她们前脚刚进家门,后脚冯强盛就带着几个人进了院子。 两人躲在窗前看了阵,直到听见姜向北自言自语,才晓得她就在隔壁。 “搬家就搬家,咱们躲起来看什么?”姜向北不解。 沈琴卖房子折腾来折腾去好几回,距离上次反悔不过才大半个月,忽然又要卖也没什么好稀奇。 她卖她的房子,关姜向北她们什么事! 夏彩霞:“……” “我刚就想问你,咱们为什么要躲起来?”曹彩凤这才心里的疑问问了出来。 “……” “对呀,躲什么,我们又没做亏心事!”夏彩霞恍然大悟。 这下轮到姜向北无语。 几人互相在黑暗里眨巴眼睛的同时,吴婆子端着满满一大盆衣服走了出来。 “就是要走也不能便宜了他们。” “妈,衣服去新屋再洗,那有自来水管。” 沈琴追出来,狠狠地翻了个白眼,一把抓住盆子边缘。 “自来水不要钱?”吴婆子恶狠狠地扯开:“再说你真以为我是省那点水钱,我是要给他们点苦头尝尝。” “奶。” 都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冯强盛端着个尿壶从自己屋里走出来,听到跟着嘿嘿笑了两声。 “还是我家强盛聪明,老娘给水井下点作料,以后就让他们用尿水洗衣做饭。” 吴婆子又扬了扬手里的盆子:“要是尿水没味儿,就再加点肥皂水。” “那你们快点,一会儿电影该结束了。”沈琴放开手,笑着转身进屋继续收拾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