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两人桌子相对,一眼就能看到对方在做什么。 “黄姐,你看我买的面包,好看不?”刘瑶提起蓝子展示。 “面包?里面夹的啥?” 每年检察院都会发一些糕点票,面包她也吃过不少,还没见过这种夹了菜和肉的面包。 “鸡蛋还有午餐肉。”刘瑶回。 “哎哟!那肯定不便宜。” “五毛钱,还送个小篮子。” 年轻女同志,谁不喜欢精致可爱的小玩意儿,一看面包还用上了竹篮,纷纷涌过来一探究竟。 “快吃吃好不好吃,要是好吃明天我也去试试。”有人好奇。 “五毛钱能买到个有午餐肉的面包,确实不贵。”黄大姐笑。 午餐肉应该是用油煎熟了,一口下去好几种味道在嘴里翻涌。 微酸微甜,午餐肉和煎鸡蛋竟意外的融合。 其实没有多复杂的味道,但嚼着嚼着又觉得满口回香,好神奇的味道。 “我觉得好吃。”刘瑶评价。 这味道应该不是每个人都会喜欢,但对能接受新鲜事物的刘瑶来说意外清爽。 有菜有肉又有面包,一个夹心面包里该有的都有了。 夏天热的时候吃上这么一个夹心面包,顶饱又开胃。 “那我明天也买个试试。” “五毛是有点贵,不过给家里娃娃们买个尝尝鲜倒也可以。” “不算贵了,食品经营部里的蛋糕五元钱一个,除了齁甜什么都没有,你没看人这夹心面包里还有肉?” “你这么说倒也是。” 大家七嘴八舌地议论着。 说到食品经营部,刘瑶才忽然想起中午原本是准备去食品经营部买点糖环给外甥们当零嘴,买完夹心面包后一转身就给忘记了。 “说起面包,我还要去找食品经营部的售货员理论理论。”黄大姐忽然拉开抽屉,拿出纸包解开:“都发霉了还卖给我。” 看似一包香甜的糖环,不仔细看根本看不出白糖下的那些点点是霉。 “真是霉点子。” “也太缺德了!” “下班咱们一起去找她要个说法,哪有这么昧着良心做买卖的。” 落凤街食品经营部不是第一次卖发霉的东西给其他人。 他们把坏的藏在背后,趁转身称重时掉包,多个心眼的当时看出来那就再重新称。 要是没打开检查,那就只能自己吃哑巴亏。 像黄大姐平时就比较谨慎,这回还是着了道。 虽说气愤,可大家心里都有数,最多也只是发泄下怒气。 最后的结果……肯定是不了了之。 谁叫整个落凤街社区,就这一个食品经营部。 “你们不说我还没想起来,我买夹心面包的这家也在卖其他面包和零嘴。” 当时买完面包走得匆忙,晃眼好像看到几个叔叔正在切面包还是什么,味道就和经营部里的面包差不多一个味儿。 “咱们下班去瞧瞧。”有人提议:“反正都是花钱买,谁还愿意花钱买气受。” 一句提议,得到了整个办公室的响应。 这钱上哪花不是花呢…… *** 洛川市,xx领事馆。 三个个头差不多的年轻人,第三次在领事馆面前的这条路上走过。 王立用肩膀撞了下姜向南:“你倒是去问啊?” “你去。”姜向南又撞裴玄。 于是……三人走到街道尽头,又折返了回来,第四次路过领事馆门口。 “向南!” 三人都没鼓足勇气上前,倒是先让骑车经过的司文兰喊住了脚步。 “妈?你怎么在这!”姜向南奇怪。 “妈来这里练习口语,你怎么在这。” 光是埋头学习单词哪学得会外语,司文兰自认为单词量积攒到一定量之后,便开始了练习的一步。 她专门骑车到这条聚集四家领事馆的街道上,遇到个外国人就上去攀谈。 开始从你好再见开始,到逐渐给外国工作人员上街买东西时翻译加向导。 渐渐的,这条街上领事馆工作人员都晓得有个免费翻译。 不用工资,只要跟她练习外语对话就成。 “……” 司文兰一说完,三双钦佩的眼神纷纷行注目礼。 老妈厉害……没想到这么厉害。 “你们想来这里推销面包?”司文兰看姜向南手里提着篮子,猜道。 姜向南点头。 “那怎么不上去问?她们不会赶你走,”司文兰停好自行车。 面包这玩意儿,外国人比国人还喜欢,卖给他们确实是最正确的选择。 “……” 能说不敢吗……没脸说就只能用沉默来代替。 “跟我来。” 最后还是得司文兰出马,领着几人就往最近的领事馆走。 透过大铁门缝隙跟里边的人叽里咕噜地说了几句……大门很快开了。 语速流利且语调抑扬顿挫,司文兰说外语时简直就像是个外国人。 一个皮肤非常白的棕色头发女人走了出来。 司文兰又是一阵叽里咕噜,那人笑着点了点头,而后看向姜向南。 “剩下的你自己跟苏珊女士介绍。”司文兰说。 不管外语还是推销,不开口说第一句就永远不会有第二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