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节
书迷正在阅读:你们人类不会自己孵蛋吗、[原神同人] 散兵没有你我可怎么活、魔尊成了漂亮废柴挂件后、[综] 大舅攻略日记、我靠召唤在星际复苏蓝星文明、重生八零:娇美人成首长太太、当文明误入直播间[无限]、饥荒年,万兽拜,团宠龙神三岁半、穿成师尊后,我娇养了病娇徒弟、珠帘(1v1,高H)
她转身回房,准备再睡个回笼觉,为之后的奔忙做好准备。 第119章 救灾 言淡的猜测对了一半。 伏清合的确是为了不引人瞩目的情况下,和当地官员沟通合作事宜,避免发生不必要的冲突。 还有一部分原因则是,他个人单独前去,即使事成之后,皇帝对此事怪罪,也可推脱为是伏清合的个人行为,以免牵累到奉公门。 奉公门于皇帝来说是一把趁手的利刃,这武器已被划分好了管辖范围。 当武器出鞘之时,遇见了范围以外的不平之事,他既希望能合理解决这些事宜,但也会怀疑这刀刃是否有了自己的思想…… 如此矛盾。 因此奉公门第一任门主干脆自请永不出京城,当时的皇帝也果然同意。 此后流程准则渐渐形成,奉公门也鲜少再遇见这种情况。 如今在办案时遇见,他既不能放任百姓不管,也不能陷奉公门于不利的境地,只能愈加谨慎。 景州人口超过两万属于上州,恒青郡是景州中心的郡城,统管的实权官员便是上州刺史。 伏清合在州衙内求见上州刺史,奉公门捕头的名号还算有用,对方亲自接见了他。 此地的上州刺史姓郑名垂,来之前伏清合特地查了他的背景,知晓他并非官宦世家,官场中唯一的亲人便是在刑部的亲弟弟郑凡。 没有家世背景,能做到这种地位,郑家两兄弟都非常优秀,当然也十分注重政绩。 郑垂早就知晓总部派人到了郡城内查案,景州内也有三个属于奉公门的分部。 如今人手不足,他早就想调用这些人,只是顾忌奉公门独立于朝堂之外,怕是不会配合自己…… 奉公门既然想帮忙,那就是瞌睡送来了枕头,他肯定举手答应,直接把西南那片居民区的救灾工作交了出去。 那里居民密集,粮食短缺,再加上居住的都是普通平民,房屋质量并不好,倒塌了小半…… …… 捕快们接到了任务,披上了伏捕头准备好的斗笠,整齐划一出了门。 在室内里还觉着寒冷的人,猛然到了外边,才觉着这几日能在屋内避寒简直是神仙生活。 风夹杂着冻硬了的冰粒摔打在脸上,不一会就在眉睫上结成了冰晶。 古代的路面不同于现代,都是统一的沥青或者水泥。 郡城中心的路还较为平整,只是干巴巴的雪地还算好走。 到了居民区附近,路面开始变得坑坑洼洼,有高有低,隐藏在厚厚雪面下,简直是考验人的平衡反应能力。 再加上不能直盯着雪,又被斗笠垂下的草遮挡住视线…… 捕快们只能排成队列,让轻功较好的袁承继和伏捕头在前面探路,其余人则跟在后边摸索行走。 言淡个子最小,被特地安排在了队列中间些的位置,前后都有同僚遮挡。 即使如此,身上的衣物,也在出来两刻后,被无孔不入的雪和湿气侵染湿润。 每个人都冻得瑟瑟发抖,但无人喊累喊停。 本该不到半个时辰的路程,众人足足走了一个时辰才走完。 到了居民区附近,押送粮食和棉衣的人已到了附近。 交接之时,伏清合对应着清单,检查了车上的物资。 言淡在一旁望着,那车上麻布一袋袋装着的应是米粮。 看伏清合上前,划开其中一袋,微黄的粟米瞬间涌出些许,拿起来细看,有的已有点发黑。 这是放了许久的陈米。 “这是人吃的么?”袁承继刚要发作,便被按住了肩膀。 伏清合摆了摆手,竟未说出什么安慰下属的话,而是面色沉重地开始轻点数量。 他心里清楚,恒青郡大面积受灾,说不准景州其他地方也有影响,不知雪还要下多久,粮仓里的粮食够不够应对。 这种时候,有粮就很不错了。 言淡也默默数着粮食,她掂量着试了试,一袋大约是二十斤,一个木板车上二十多袋,这样的车一共五个…… 看上去好像不少,但不知受灾人是多少,又需应付多长时间。 看着捕快们面色不好,押送的人也有些忐忑,他主动解释道:“如今景州各个地方都要粮,路被封了,已派人去疏通,能通行后便得把粮运去各县……而且临近年节,百姓们大多应有存粮,这粮食需求应不会太多……” 实际郡城粮仓粮食还剩不少,但雪刚开始下,还不知这灾害要拉锯多长时间,刺史不想贸然把粮食都投入进去…… “我知晓了。”伏清合点了点头,“那这些粮食,刺史打算让我们用几日?” “三至五日,到时路通了,我会在送粮出城前再送一批粮过来……” “明白了。” 他转头又去看最后一车的棉衣,用手摸一摸还算厚实,但有些不够软和的部分夹在棉层里,布料也有些发灰,不知是从哪里搜集来的旧衣。 聊胜于无吧。 押送人似乎害怕他们又多问些什么,完成交接后马不停蹄便走了。 “伏捕头,现下怎么办?” 伏清合环视四周,远方已有人影在向这边眺望,似乎是有百姓发现了赈灾队伍。 他拍了拍车上的粮食,“这些粮食直接分下去定是不够的,找一处仓库存放粮食。再寻一家借个厨房,搭粥棚……还得分一部分人去搜寻是否有房屋塌毁的,召集百姓们救人……” 数了数自己的队伍,一共十多人,人手有些不足。 现下想通知分部的捕快,也不知如何传递消息。 伏清合转头望向袁承继,“承继,你这几日多跑跑州衙,路一旦通了,你便跑一趟,看看分部能调多少人过来。” “是。” “其他人便分成三个队伍,两个人留守仓库,看着粮食。五个人去办粥棚的事宜,剩下人则跟着我一起,把棉服分发下去,搜救房屋塌毁的受害百姓。” “是!” 第120章 分粥 每个人按照分配的任务兢兢业业开始忙活起来,虽早预料到大雪可能引起的灾祸,但他们依旧低估了其惨痛程度。 言淡几人刚搭起粥棚,尤悠便过来又带走了三人。 那边房屋太过密集,一个倒下,连带着周围近处的一齐压垮。 负责救援的捕快们不仅要疏散群众,还得在废墟中救出压在瓦片房梁下的伤者,或是处理那些早已没了声息的尸体。 如若只有这些,那还只是略微繁琐了些,需要多费力气就可办成。 更麻烦的是被救出的百姓,该如何安顿的问题。 大雪已下了许久,这灾害也持续了好几日。 许多人家本有的存粮,也因家中房屋受损,被雪水泡坏了些许粮食。 再加上灾祸中为了求存,半夜偷抢粮食的行为已在前两日频频发生。 如今百姓皆人人自危,不肯再收留那些无家可归的人。 捕快们只好寻些家中屋子大的,一家家说服他们,并给些许粮食银钱的好处…… 人手实在是不足,因此只得独留两人,在粥棚这边面对一群饥寒交迫的百姓。 粥棚前粥还未熬好送到,人们便已拿着碗蜂拥而至,现场拥堵一片,丝毫缝隙都未留下。 有些受灾了的家庭连完整的碗具都未留下,不拘家中还剩什么能装东西的,勺子盆子都带上了。 言淡借了个还算完好的厨房熬粥,给了屋主一些银钱做报酬。 好在她在家中便做过这个活计,因此对米和水的把控心中有数。 由于粮食不多,还得坚持好几日。 她只能把粥熬得略微稀了些,看着米粒有的浮在水面上,有的沉到锅底,些许泛着淡淡的黑色。 这个比例不算太稀,应该还是能让人填个肚子,维持些时间。 言淡不知为何心中有些不是滋味,想着自己今日晨间还吃了包子,虽然是素的但也比这好上太多…… 此刻不是伤春悲秋的时候,她强制收回心神,重新把注意力放回手中的事情上。 浓稠的汤水冒着热气,在层层的水雾中咕哝咕哝冒泡。 时间越久,汤水越浓郁。 分明只是简单的米汤,在此时此刻,却有可能成为某个人救命的稻草,因此言淡的每一步都格外慎重。 她看着熬得差不多了,便麻利把米粥慢慢倒入大桶中,用木盖盖好,又加了层布保温。 然后再次放米加水,开始了新一轮的熬粥。 同样的动作重复几遍,直到装满几个大桶,言淡才熄灭了灶火。 装了粥的桶极为沉重,即使经过了锻炼的言淡也搬抬得艰难,最后还是叫了几个百姓帮忙,将自己份额内的干粮分了部分给他们,才顺利将所有粥桶搬上推车。 即便是有人帮忙,言淡也已累得气喘吁吁,腰上也隐约有些痛意。 她丝毫不敢停留,艰难把车推到现场。看守粥棚的连捕快过来帮忙开路,花费了好一番功夫拨开人群,走到粥棚下。 看着那些布满红血丝的眼睛中迸发出对食物的贪婪,他们木愣愣地看着粥桶,如若不是这一身捕快服还有些震慑力,怕是会连粥带桶直接抢走。 按照分工言淡本该可以休息一会,但看百姓们的架势,只让一人施粥恐怕是维持不住。 她干脆留了下来,让连捕快专心打粥,而自己则在一旁维持秩序。 人群熙熙攘攘,每个人面上皆挂满了愁苦。 有人拿到了粥便迫不及待地喝了起来,又被急促的动作弄得不小心呛到,剧烈咳嗽。 即便如此,他稳稳抱着怀中的碗,一粒米都未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