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节
书迷正在阅读:你们人类不会自己孵蛋吗、[原神同人] 散兵没有你我可怎么活、魔尊成了漂亮废柴挂件后、[综] 大舅攻略日记、我靠召唤在星际复苏蓝星文明、重生八零:娇美人成首长太太、当文明误入直播间[无限]、饥荒年,万兽拜,团宠龙神三岁半、穿成师尊后,我娇养了病娇徒弟、珠帘(1v1,高H)
第235章 捕头之位(上) 早先皇帝亲自筛选了捕头的继任名单交给伏修远,谁知后边出了一连串的事情牵扯到皇子皇女,又得到消息知晓那名单中的人也和他们暗地中有些许联系…… 皇帝正在犹豫是否还要选人入奉公门的时候,伏修远恰好请求面圣。 他进门后先是请罪,称自己识人不清,这才让有心之人混入奉公门。 那鲁直意本就是皇帝派去,因此听见伏修远此言,忍不住便有几分心虚。 于是皇帝维持着自己的仁君做派,宽慰了伏修远几句。 伏修远连忙拜谢,大呼圣上英明。 趁着气氛和睦,提出奉公门向来独立于朝堂之外,门中之人皆是单独考试筛选而出。 而皇帝所选之人则是正常科举出身,同期不少,更别提还有恩师座师等牵扯,和奉公门最初设立目的相悖。 皇帝本就犹豫不决,听他此言条理清晰,又搬出了开国皇帝设立奉公门的初衷,只得答应这空缺依旧由奉公门中人补上,他不再插手。 …… 火行捕头的逝去,让奉公门陷入短暂的伤痛过后。 却又因这捕头之位的空缺,点燃了许多一等捕快的斗志。 罗声消息灵通,打听到门主和总捕正在审核所有一等捕快的资历和他们所经手过的案卷,以此来审查他们谁人有继任火行捕头的资格。 他知晓的消息,不会隐瞒好友,早早就告知了言淡几人。 郑静安和于乐双今年刚入的奉公门,还算新人,这捕头之位空缺对她们的影响不大,因此只是听个热闹。 言淡便不同了,她一边忙着手中的事情,一边悄然留意着‘火行捕头争夺战’的发展情况。 这事看似和言淡这个二等捕快的关系不大,但只要是事关捕头之位的变动,便必定会影响到一等捕快的位置。 按常理来说,何捕头牺牲,首先想到有资格继承其位置的,一定最先想到他手下的两个一等捕快。 可门主和总捕商量之后,选择将所有一等捕快纳入选择范围。 这个结果一出,言淡便明了了,门主总捕很可能是对这两人不够满意。 其他一等中,也没有特别突出的人选。 因此只好搞一场评选,矮个子里拔高个,挑个最好的也算能服众。 这种情况下,如若火行捕头出自于其他捕头手下的一等捕快,不仅只是一等捕快少了一位。 更是新任火行捕头上位之后,是否愿意继续带原火行捕头麾下的一等捕快。亦或是那新捕头愿意,石应隆和潘昊也不一定服他。 这样,便可能有两位一等需要重新选择捕头,加入竞争队伍中。 捕头的精力有限,除了水行姜捕头那种特殊情况,其他捕头手下这么多年了也均只选了两人,甚至还有个光杆司令。 如果多了两个一等需要分配,如包捕头和伏捕头这种‘好人’,极有可能不会拒绝,将人收下…… 当然,以上皆是言淡的推测,还做不得数。 实际言淡帮着伏捕头处理了几个月的案卷文书,大多人都知晓她算是提前进入了伏捕头的麾下,只等资历足够便能升为一等。 只是她对于升职计划极为看重,因此忍不住未雨绸缪一番,已应对之后可能会产生的变化。 第236章 捕头之位(下) 捕头之位的审核拖了几个月,终于在接近年底考评的时候有了进度。 在众多一等捕快中,最终是金行捕头包山华手下的梅遣仁夺得了第一。 梅遣仁如今年岁已接近四十,在一等捕快中年纪最长,他本以为自己已毫无擢升的可能。 谁知这次经过门主和总捕的审核,他不仅入奉公门的年限最长,且在一等中经手案件数量最多,再加上其武功和才智均可,并无明显短板。虽不算太过出众,但捕快中的人缘也是不错…… 经过一番犹豫之后,最终选择了他。 大多捕快对这个结果并无不服。包括原火行捕头手下的潘昊与石应隆,也对接任的梅遣仁接受良好。 因此他们二人便打消了变动位置的打算,决定跟随新任的火行捕头。 梅遣仁对此结果十分开怀,不仅家中也单独摆了宴席,邀请了总捕和其他捕头庆祝此事。还包了附近的小酒楼,宴请所有捕快。 这日下了值,捕快们浩浩荡荡齐聚在酒楼大堂之中,整个厅内坐满了黑色捕快服,乌压压一片,让其他客人走到门口望上一眼便自动避开,跑堂怎么挽留都不行。 “这可如何是好啊!”跑堂的愁眉苦脸走进来,对着掌柜抱怨了一句,“他们这样……酒楼还怎么做生意?” 到底是害怕捕快们的威势,跑堂即使是不满也只敢小声嘀咕。 “别说了,做事仔细些……”掌柜拉着跑堂叮嘱了一句,提醒道:“你别看他们和和气气,看上去好说话就这么没大没小……京城中咱们普通百姓,可谁也得罪不起。” “我知晓了……” 这厢两人悄声密谈,以为并不惹人注意。 谁知被眼观八方的捕快看在眼里,报给正得意的梅捕头知晓。 梅遣仁这才发觉自己高兴得太过,一时欠缺了思虑,差点影响了人家的生意。 怕老板有所损失,牵累奉公门的声名。自己这新官上任,需得谨慎行事。 他干脆多付了些钱,包下内侧的所有雅间,让所有捕快都挪了进去,将大堂留给了普通客人。 等到言淡整理完案卷赶到之时,众人刚好从大堂挪到了雅间。 一共七个雅间,挤得满满当当。 中间发生的一点小小的插曲,并未影响到捕快们的热情,美酒佳肴已摆上桌,大家迫不及待的入座。 论资排辈排完座位,最后挤不下的三等捕快便只能坐到了大堂最里边不显眼的角落,比最初满是捕快的场景看上去要好上太多,不多时便有普通客人进来…… 言淡作为二等,又是风头颇盛的人物,虽年资不长,也混进了处于中间位置的第三个雅间,罗声恰好坐在她的对面位置。 在场的都是平辈平级,又大多相熟,罗声刚刚坐定便招呼了起来,和侧边的人聊得热火朝天。 坐在桌上难免需要寒暄,言淡也和左右两侧捕快谈天说地,吃一口菜,再敬一杯酒……这顿饭吃吃停停说说闹闹,一顿饭下来菜没尝多少,倒是喝了半肚子的酒。 奉公门这么多捕快,又多是五大三粗的汉子。梅遣仁为了酒水足够,保证数量的情况下,订得自然不是什么好酒,味道口感皆不佳。 好在此朝的酒水度数并不高,喝了许多也只是有些微醺,这算是为数不多的优点之一。 言淡不爱这味道,也实在是不想继续应付,干脆推说不胜酒力,提前离了席。 如今年关将至,火行捕头已定,被梅遣仁的喜悦感染,她不自觉也想到了即将迎来的年底考评。 去年她因元和案破格升了二等,便未参选年底的考评。 而二等升一等,不是只凭努力便能提前达到的。 即使现在积累的案件已追赶上了不少二等,破案的参与度绝对是名列前茅,决定性的证据也往往是自己发现,总捕和其他捕头都对自己赞不绝口…… 资历,资历,需要的是时间。 言淡曾仔细打听过每个捕头的年资和擢升时长…… 包山华和总捕同期,进奉公门已二十多年。 梅遣仁入奉公门也有十几年,在一等捕快的位置便干了十年,今年才有个机会能成为捕头。 肖一衡是十年升为捕头,之前也在一等的位置待了六年。说到这里不得不提到上任的木行捕头也爱独来独往,因此只收了这一个独苗一等,肖一衡能晋升除了资历足够,也是其卸任之前帮忙促成。 姜南算是升得最快的,一年升二等,次年升一等,又过了四年升为了捕头……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他在同年的捕快中实在是突出,其中也有上级提携加些许幸运成分,以及他格外受到门主优待,才让他升得如此快。 就连伏清合作为门主之子,小时候便是在奉公门中成长,受了不少熏陶。从正式入门起始,也整整熬了近八年,才升为了捕头…… 自己入奉公门才两年不到,要升为一等,估计至少要等到明年的年底考评了。 而捕头之位,那便是更长远的计划了。 想到这里言淡略有些惆怅,叹出一口气,在寒风凛冽中独自向前走。 得耐心才行。 她告诫自己,熄灭被燎起的那几分急躁。 被那冷风一吹,言淡摇摇晃晃,倒是真滋生出了几分醉意,人也有些发困。 她加快了脚步,朝住处的方向行去。 第237章 夜 夜深人静。 空中氤氲些湿润之气,被寒风带走,吹拂上人身,仿佛能侵入骨髓般寒冷。 言淡走到熟悉的巷子口,见着这一排房子有零星几点灯光,大部分人应还在酒楼为梅捕快庆祝,这灯应是他们的家人所点。 借着这暖光和微弱月光照耀,言淡勉强能看清地面。 她望了望被厚云遮蔽一半的明月,猜测待会可能有雨将至。 好在这片地形早已熟悉,即使只能看清个大概,也能快速前进。 穿过窄巷,又拐了一道弯,才摸到了家门口。 刚要开门,却瞥见远处有一人影手提灯笼正在朝此处走。 转身一望,这不是王静榛么? 言淡干脆站在门口等她走近些,才开口唤,“静姐姐?” 王静榛正仔细看着脚下的路,她有些雀盲,白日无什么影响,夜间总目视不清,因此并未见着门前站着的言淡。 蓦然被这么一喊,她吓得一颤,随即才反应过来,“言妹妹,回来了啊!那我来得刚巧。” 说话间没看路,脚下便绊得一个趔趄。 言淡连忙大步跨去,刚刚好扶住她,“静姐姐,这么晚了,出门可是有事?” 王静榛站好,刚要开口,却感觉有湿润的雨水落在了面上。 随即淅淅沥沥,雨势来得极快。 地面点点滴滴,雨迹越来越密集。 “咱们进去再说吧。”言淡主动接过她手上的灯笼,见她另一手还有个食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