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节

    但日常的时候,小案实际是最多的,对于偷盗、瓜分家产或是人情纠纷这样的小事京县令是可以直接断案判罚的。

    京城内又有许多南来北往的外来人,这其中总有部分百姓因各种原因丢失了路引或是号牌,还来不及去补上,因此不能直接确认身份。

    隶卒们为了追求效率,避免案卷堆积,渐渐省去核实身份的步骤,时日长了一直未出过什么纰漏,他们便愈发认为此事不重要,久了就成了惯例。

    这事看似与第一个案子没什么关系,但细思一下便能想到其中的联系。

    兰敏和邓瑞青都不是京城人士,这些时日京城大街小巷,城门内外皆贴满了兰敏的画像,却没有接收到任何与她相关的信息。

    她能去哪呢?

    言淡第一个想到的便是烟尘巷。

    郑静安和于乐双也早就想到了这个位置,她们带人日夜守在烟尘巷的各个出入口,并未见着兰敏的身影。

    况且兰敏身上并无财物,可以说是无利可图。她初来京城,并非烟尘巷中人,按烟尘巷的规矩并不会庇护兰敏。

    第二个能想到的就是隐藏在京城各处废旧的空屋子,这些地方袁承继和连呈分头带人皆搜查了一番,也没找到兰敏。

    最重要的是夜间有武侯铺的巡视,武侯铺巡视京城多年,清楚各种街头巷尾的藏身之处。

    兰敏只是个略懂武功的平凡女子,不可能一而再再而三逃出武侯铺的眼睛。

    再加上言淡曾寄信分部问过兰敏的信息,她在京城的确没有亲人,也没有房产。

    除非她突然得到什么人的青睐,冒险将其藏进自己家里。

    否则剩下的只有一种可能,她已找到了个安稳的,不需要出现在大众眼前的容身之所。

    言淡经过调换身份案之后,立刻联想到了绝对合适兰敏的去处。

    那便是牢狱之中。

    只要在海捕文书的画像贴满全城之前,犯上个小案。

    京县令每日判这么多个案子,巡街捕快和隶卒见得人也不少,再加上兰敏的长相实在是平凡,大概率对她没有太多印象。

    随便说个名字,再编个偏远些的地方,谎称不见了路引和号牌。

    隶卒不会核实她的身份,就能顺利入狱。

    监狱里有吃有喝,光线也暗,兰敏只需将自己弄得狼狈些便不会有人认出她,之后默默等着刑期结束,追捕她的风头应也过了,说不准能直接混出京城。

    想到此处,言淡立刻去了趟衙门,调出了五日前案件的资料,随后仔细翻阅起来。

    第547章 变动.追捕案

    看完相关案件的记录,找到其中有三名女子是没有任何路引文书证实其身份,却又都在次日便变为了已核实的状态,一看便是隶卒省去了确认的步骤。

    为了找这三人,次日言淡又带着捕快们跑了趟监狱,却只找到了两人,皆不是兰敏。

    再一打听,才知晓今年京城监狱即将收监一批‘重要’犯人,所以提前腾出了位置,将一些无关紧要的犯人押送到了京城附近郡县监狱内关押。

    再深问下去,从各处只言片语的碎片拼凑,她渐渐知晓了真相。

    原来言淡忙碌的这段时间,皇帝又闹出了新的幺蛾子。

    他打着为大皇女祈福的名号,赦免了一批罪犯。

    感谢当初开国皇帝曾定下铁律‘死刑不得赦免’,导致这一任皇帝的大赦天下被大打折扣。

    好在这赦免也不是直接无罪释放,只是流放改入狱,入狱减刑期,算是变相减刑。

    被赦免的范围中便有几年前元和案的元凶,也就是曾经的和郡王,包括其被一起判了流放的家眷。

    皇帝自然不是真心想要祈福,他有意借此机会放自己亲生兄弟一马,却似乎又怕他真的借此翻身。

    犹豫之下,暂且决定将人运回京城,跳过奉公门,任命刑部和大理寺重新查案审理。

    这下与和郡王相关之人都得送往京城,以便随时提审。

    因此为了做好准备,他们只能提前给监狱腾出空处,各处守卫也得重新安排。

    不过这些动作都是悄然而为,皇帝明面上只是以祈福为名的赦免,想要重审元和案之事还未公布。

    只有刑部和大理寺暗中忙活起来,与此案相关的所有事宜也是他们参与负责。

    朝堂中不知是否有消息灵通者已听到了风声,但奉公门这边的确暂时没收着消息。

    奉公门一半人员因大皇女之案被牵制住,另一半人忙碌着剩下的案件。他们重点关注着和大皇女相关的尚书省和民部,以及与皇太女相关的鸿胪寺,外加负责诊治的太医署……

    刑部和大理寺反而就这样被忽略,自然也没留意到这些人私下的动作。

    若不是言淡这几日严查京城牢狱,恐怕也不会察觉出这么多变化。

    元和案不仅涉及到大量税银,还涉及了科考舞弊、欺压百姓、侵占良田等罪名,里边的冤屈而死的亡魂可不少。

    只是判贬官和流放本就不足够平民怨,没想到居然还想着事后翻案。

    言淡突然觉得有些乏味,她一时间无法说服自己,只能走到街边,望了望远处皇城的方向,眼底暗色的影子搅成一片。

    “言捕头?”跟在身侧的连呈见她脚步停住,神色也是深沉,关心询问道。

    其余捕快也皆用担忧地眼神望了过来。

    “无妨,只是有些累了。”言淡勉强挤出一抹笑容,收回了视线。

    “是。”连呈见着捕头不想多说,也不继续询问,瞧见对方干到发白的嘴唇,连忙递上水囊,“您喝些水。”

    “不必了。”

    无论如何,手上的案子还是得办了。

    言淡暂时平复了心神,她再次走动起来,“咱们回奉公门取马,一起去一趟蓟州宜安县,若兰敏真是利用其他罪名入了牢狱,极有可能已被押送到了那边。”

    她看了看天色,估摸了下时辰,“咱们快些出发,能在天黑前赶到。”

    第548章 落网.追捕案

    捕快们均打起了精神,点着头答应下来。

    他们都不是刚入门的新人,收拾东西快,骑马的速度也快,果然在落日前赶到了宜安县。

    宜安县的监狱有一半处于地下,刚打开门,便仿佛见着了个吃人的黑洞一般,阴森潮湿夹杂着一股臭气扑面而来。

    放眼望去,近处的地面上水洼连着泥坑,比外边的路还不平。踏在上边,直接便感受到了脚下的湿滑,走起路来声响不断。

    “这边路不好走,您小心些。”

    老隶卒已习惯了狱中的环境,他边说话边在前边引着路,还介绍了几名负责看守隶卒的名字。

    言淡皆一一颔首打了招呼,他们也恭敬行了礼。

    “前几日送来的人呢?”

    “在右边呢。”

    两人对话之后,改为另一个隶卒带路。

    “大人,这边请。”

    一行人接着往里走。

    “早就听说奉公门中人都是出类拔萃格外优秀,今日一见果然与传闻相同……”新跟上的隶卒瞧了眼后边跟随着的人,想要说些话缓和气氛,将自己平日能用上的褒奖之语几乎全用了出来。

    言淡面色肃冷,本是杏眼朱唇的和善秀美长相,因着暗沉肤色锐利眼神显露一丝明锐犀利之气。劳累几日没时间换下的衣衫上经过一番奔波更是满满的尘土,银线绣成的鹏鸟被灰尘的覆盖显得有些许黯淡,又因其挺拔的身姿增添些许气势。

    “过奖了,劳烦你带路。”她察觉到隶卒的紧张,微微一笑,那股锋利之气瞬间被冲淡不少,“今日来这狱中,只是为了另一桩案子而来,你不必多想。”

    隶卒松了口气,他收到风声,知晓京城的衙门被捉了不少隶卒,虽不明内情,但也能猜度个大概,更是打听清楚了案子和奉公门有关。

    今日听说有奉公门的捕头找上了门,害怕是自己这边出了什么纰漏被牵扯了进去,这才格外紧张。

    见着没自己什么事,隶卒心下松快些许,语气也轻松起来,“前几日京城押送来的犯人都在此处了,不知您要找得是哪一个?”

    言淡站在牢门前,扫视了相邻的两个隔间。

    此刻乱窜的老鼠经过,在发霉的稻草里钻来钻去,几个犯人站起身便要捉它,只有角落的那个人一动不动,仿佛睡着了似的。

    牢中的都是犯人,头顶自然都有标注。

    她们的标注各不相同,言淡却很快便在其中找到了自己想要的。

    只因其他标注随着动作而晃动,只有那个不动的格外显眼。

    【将丘荣刀杀的兰敏】

    再看那人,果真如同自己所推测的一般披头散发,面上抹得都是黑灰,看不出面容相貌。犯人没法擦洗大多都是邋遢模样,她混在其中的确不显眼。

    里边很黑,只靠近夹道的方向因他们手中的灯笼有些许光亮,也难怪她不敢往这边走。

    “就是她了。”言淡指出了她的身影,立刻有隶卒进门将人押了出来。

    兰敏还想隐藏,装作刚刚醒来受到了惊吓的样子,“大人,小的只是偷盗了些银钱。”

    她仍旧被带了出来,佝偻着背脊作揖,“不要打小的,小的没犯其他事。”

    连呈这几日,日日夜夜都盯着那海捕文书上的画像看,早已将兰敏的面容认了个清楚,此刻不顾挣扎,直接用帕子将这人的面容擦了擦,立刻确认下来。

    “兰敏,别演了,邓瑞青已经被捉住了。”

    言淡并未多说,她和连呈等人一起动手将兰敏绑住。

    再次谢过了隶卒,带着一群人走出了牢房。

    第549章 衡量.追捕案

    那日在西市目睹案发过程的人很多,再加上有陈猛这个原本就认识两名凶犯的人作证,即使兰敏和邓瑞青不招供,这罪名他们也难以逃脱。

    兰敏自然是想通了这一点,她从被捉之后便显得非常顺从,毫无反抗之意。

    见着她态度配合,言淡觉着审问难度应当不大,恰好可以用来给属下锻炼审讯和熟悉流程。

    想着连呈还未在暗室内正式审讯过凶犯,只在四处探查时与相关之人询问过案件相关的信息。

    虽然同样需要用到语言技巧,但到底还是两回事,后者要考虑的方面更多。

    要从结案的角度出发,认罪的审问可是要几乎完整记录在文书中,也是将来审核罪名是否真实的凭据之一。

    所以这次审问最好是能一次完成,且不能给后边流程中负责判罚的官员找到纰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