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她皱了皱眉头,扫视四周,并未看见人影。 如今并不是农忙季节,又下着雨,看来村民应都在家中歇息。 “言捕快,那里有人。” 言淡被左侧的捕快提醒,向后边看去。 穿着破袄的男子举着一把破伞,上边破了一个大洞淋湿了他半边肩膀,他却仅仅护着怀中油纸包裹的物件,看轮廓应是个烧饼。 男子匆匆往这边跑,走得近了才望清了几人身上的衣衫,脚步瞬间迟疑起来,烧饼也被紧急塞进了衣襟里,好似害怕人抢走一般。 “你过来。”左侧捕快唤住他:“你可知邓家失火之事?” 男子瞬间跪下,激起一大片水花,下意识以为是官差要找自己的麻烦,“失火?哪家失火?小的不知情,真不知道!” 言淡忍不住退后一步,躲开溅起的水,又上前扶他站好,“你好好回答便是。” 他手骇得略微颤抖,伞早已丢到了一边,“是,小的一定好好回答。” 她不忍心的将伞又塞回其手中,将伞扶正,问道,“你叫什么?” “小的叫赵大铁。” “你可听说过邓家失火之事?” “小的真的没听过啊!大人。” 右侧捕快见他害怕得紧,也放缓了语气,“邓家,前任村长姓邓,你记得么?他家失火如此大的事,你好好想想。” “失火,听说过,好多年前的事,对对对……我记起来了,小的那天也去救火了,但没救回来人,其他就不知道了。”他有些语无伦次。 言淡瞧着这说话间,雨淋得这男子透湿,自己这边牵着的马也不耐摆动起了脑袋甩着雨水。 望了望愈发大的雨幕,言淡打了个喷嚏,摸了摸马的鬃毛安抚着它,眼瞧着自己的手也冻得乌青,也难怪这村民在这冰雨中集中不了精神答话。 她决定换个人问话,“村长家在何处?” 村民松了口气,抬起颤抖的手指了个方向,“顺着这条路往左,那棵大树后边的院子就是了。” “你走吧。” “谢大人。” 瞧着那人走进了村头的房子中,那房子破败,顶上的稻草也有残缺,里边定也是漏水。 言淡几人这才牵着马,朝之前指出的方向走去。 来到了村长的院子前,果然装饰摆置都看上去讲究不少。 如今的村长是位名为张诗的老妇人。 她因早些年考上童生,有些许名气,又德高望重,这才能接任村长位置。 张村长到底是见过世面,镇定引着几人进到屋内,马也被带入棚子拴好。 人和马总算不用继续淋雨,几人围着一小桌坐下。 张村长打发女儿去倒了几杯水,这才直接询问言淡等人的来意。 几人中言淡职位最高,自然是她负责问话,“我们想了解与前任村长邓修相关之事……听说几年前,邓家失火,一家老小全葬身火海。” 不同于寻常读书人,张村长头发花白,皮肤黝黑,却看上去健壮有力,说话也是声音洪亮,“邓家失火?那已经是好多年前的事了,不知大人想知道哪方面?” “邓家为何会失火?为何又没有报官?” 此刻恰好热水被端上,张村长亲自将水杯放到几人面前,“因为点火的是婆子牛玉,她做此事前给其孙邓孟信寄了一封信,嘱咐他不要报官,也不要报复,以免因她之过连累了其他人。” 牛玉? 邓孟信的祖母,资料中极少提及到的人。 “大人一定奇怪牛玉为何会如此?”张村长目露出些许怀恋,仿佛回忆起了什么事情,“因爱子孙,所以为之计深远。我这老姐妹,平时看着软和,做事最是果断刚烈,她能做此决定,我一点也不感到惊讶。” “爱子孙?” “是啊……”张村长饮了一口茶,“这便从八年前乔神婆救下邓修开始说起了。” 第359章 邓家往事.神罚案 张村长说话不摆架子,也不卖弄文采,语言精简准确,很快便讲完了邓家的故事。 据她的讲述,乔神婆多年前游历宁州本来没什么名气,直到在路过丰谷县时,恰好救下了晕在路边的邓修。 那神婆不仅说出了邓修曾有一女但幼年溺亡的事情,还将邓家几口人的情况皆说得八九不离十。 又是救命之恩,又是惊异害怕,邓修就这么信了乔神婆。 先是花了大价钱让乔神婆帮亡女做法事,后又在县外买了个院子供乔神婆落脚,这便花去了邓家的大半家产。 那乔神婆的确是巧舌如簧,在邓修的引荐下,不过花费了半月时间,便收获了不少信众。 邓修的儿子邓志本还有几分清醒,想着劝说父亲不要再继续听从乔神婆。 谁知和乔神婆对峙几次后,竟发现她说的许多事都渐渐应验。 之后便也开始十分尊重乔神婆,且多次拜访,还主动劝说其他人也去参加乔神婆的集会。 邓修的妻子牛玉看着丈夫和儿子都如此痴狂,久劝不住,眼看着家里的财产被花尽,还连累的儿子的同僚友人也陷入陷阱。 她便和儿媳商量着使了一招缓兵之计,将县里的房子暂时卖掉,一家人重回杞村,意图拉开和乔神婆的距离,减少影响。 谁知搬是成功搬了,但丈夫和儿子就仿佛上瘾一般,每隔一段时间便要去乔神婆那里去请个平安牌挂在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