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24
    孙儿孙女的乐趣。    徐太太自然是养着开心,看着儿孙承欢膝下,徐太太自然是觉得一辈子值了。    “两个孩子都俊,像是了表哥表嫂。”    白贞贞捡了好话讲。    徐太太听了,笑道:“是啊,是捡了你表哥表嫂最好处,这一瞧了,就是一个金童,一个玉女。”    姑侄二人说些话。    徐太太就提到了,白贞贞婆家办了省亲别墅一事。    “我前些日子听你讲了,那省亲别墅不一般。你这亲眼瞧了嫔妃省亲一事,可是瞧了一份皇家的富贵气度。”    徐太太笑提了话头。    “是瞧了,端是皇家富贵惹人眼。”    白贞贞这等孤女是过了苦日子。所以,她更知道的了,那等皇家的富贵多引人羡慕。    “不过,也只有那些天上的仙人儿一样的嫔妃娘娘,那才得享受了。”    白贞贞捡了好话讲。    “是啊,是这么一个道理。”    徐太太同意了,笑道:“你这话不错。”    姑侄二人说的真开心。    这一日,午饭白贞贞在徐府上用的,还是陪了姑母一起用。    表嫂楚婉婉在午饭时,也是现身了。    白贞贞瞧着,姑母待儿媳甚是好,可同样的,还是给表嫂立了规距。    倒是白贞贞自己呢。    她在婆家倒是有徐府为依仗,婆家倒底敬重几分。    她婆婆是不敢让她立什么规距。    再说,乡绅之家,也没那么的严苛。    许是这一顿午饭用的痛快。    白贞贞离开时,心情不错。    徐府上。    楚婉婉是嫁了一位心上人。    楚婉婉新婚宴尔的,跟表哥徐宜州相处的不错。    二人是婚后甜蜜。    楚婉婉又是嫁过来,次日元月,就给婆家生了一对龙凤胎。    这在婆家一下子站住了脚根。    可以说,这真的掌了管家的权利。    在徐府上,楚婉婉算是立住了。    至于代价?    当然有的。    生下来的一对龙凤胎,这一满月了,就抱到了徐太太这一位婆母的跟前养着。    楚婉婉能舍得吗?    当然舍不得。    可一般的官宦人家都如此。    这是把孩子抱给祖母养着,祖孙辈儿,那是隔辈亲。    媳妇舍了孩子给婆母。    婆母有了孙儿,也便是在管家的事情上,给媳妇几分便宜。    楚婉婉能如何?    她不可能反抗了这一个时代的规距。    楚婉婉能做的,就是掌住了管家权。    她是长媳,这徐府的未来,是要她的夫君继续。    这一份家业,也是给她的儿孙们挣下来的。    至于徐宜州是否有兄弟?    一母同胞的兄弟是没有的。    不过,庶出的弟弟,却是有的。    因为是庶出,这当然争不得多少。    哪怕是徐太太看着是慈善人儿。可那些应该有手段,也是不缺的。    楚婉婉就是瞧出来了。    整个徐府上下,她的夫君徐宜州最出彩。    其它的庶出弟弟们?    没甚的读书种子,瞧着,将来就是给一个铺子、一座小宅子打发了,能混口饭吃。    饿不了,也发不了。    至少,楚婉婉的婆家有些一些暗示。    那态度很明白。    甚至于婆母还表示了,这是她公爹的意思。    等几个庶弟一成婚,公爹会做主,把庶出的儿子分出去。    正统八年,春过,夏来。    天热了。    玉荣倒是觉得今年啊,热的紧。    正统帝这一年的夏,倒是都歇了乾清宫。    这来后宫的日子,那是稀罕的可怜。    寿康宫。    等着请安时。    皇太后关心了皇帝。    皇太后对皇贵妃说道:“天子一直不宿了后宫,是不是哪儿不舒坦?皇贵妃你是代掌后宫的宫务,你当多关心了天子。”    “母后说的是。”    皇贵妃赶紧应了话。    甭管是不是她的错,她是不敢不认的。    皇太后得了皇贵妃的话,目光就转向了玉荣等几人。    “裕贵妃、惠贵妃,你二人也是协理了皇贵妃料理宫务。你二人也当尽了宫妃的本份,要多关心体谅了天子。”    皇太后又是交代道。    “皇太后教诲的是。”    玉荣赶紧的回了话。    惠贵妃也是低了头,赶紧的回了话。    至于五位嫔?    皇太后的目光在五人的身上扫过。    “良嫔。”    皇太后点了名。    “妾在。”    良嫔赶紧的起身,恭敬回了话,道:“聆听皇太后的教诲。”    “你是一个素来得了天子宠幸的。天子待你不薄,你之圣宠,后宫里人人都是要羡慕的紧。”皇太后说了话,目光盯紧了良嫔,说道:“既然得天子恩宠,你也当多关心天子的近况,可明白?”    “妾明白。妾记下了皇太后的教诲。”    良嫔赶紧的回了话。    良嫔知道的,她一直有点儿让皇太后瞧不上。    在良嫔看来,这一定是皇贵妃在皇太后跟前给她上的眼药。    对于这些,良嫔也很无奈的。    良嫔当然恨了皇贵妃。    可是,皇贵妃有皇太后护了。    良嫔一时间,想对付了皇贵妃,这是没寻着了机会。    皇太后教训了良嫔。    剩下来的四位嫔,不管是刘嫔,还是曹嫔、李嫔、史嫔,这四人都让皇太后训了话。    结束了请安。    嫔妃们有了皇太后的话。    一个一个的都积极了起来。    于是,人人争相的给乾清宫送了汤品。    一时间,乾清宫里,倒是多了汤汤水水的,这一份一份的让正统帝瞧了一眼。    然后,全部进了乾清宫的内侍们的嘴里。    李公公是皇帝的贴身大伴,这喝的,那是喝的有点儿饱了。    正统帝没在意这事情。    他就是搁了脑后。    正统帝没宿在后宫。    他只是暂时没兴趣。    又或者说,他是头疾犯了。    这在让太医给治疗,这要避讳了一些美色。    可嫔妃们不知道啊。    众位的一宫主位娘娘们,人人都是有耐心的。    可不会只送了一回汤品。    这天天送,那是必需要的。    这等态度摆出来。    这就是关心了皇帝。    至于更进一步啥的?    没人真傻。    乾清宫可是皇帝办理朝政的地方。    若真没有大事,可不敢去打扰了。    “圣上。”    李公公让小太监呈上了汤品。    这自然是天天的新鲜特色。    李公公一连喝了小半个月的汤品。    这真是汤腻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