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5章 有钱(求订阅!)
    华夏的路。    才是最正确的。    米昊坚信。    没有全产业的工业门类体系,就会受制于人,还得花高价买别人的东西。而华夏,是全球唯一一个拥有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    三十九个工业大类。    一百九十一个中类。    五百二十五个小类。    华夏一个不少。    其他国家没一个能做到,就算美国都不行。如今,据米昊所知,缅痶也在学华夏走这条道,各门类工业都在扶持,无论高中低端。    然而。    由于没有权威统计。    米昊不知道缅痶的工业体系完善成什么样了。    但肯定不弱。    能源。    化工。    钢铁。    水泥。    精密机械。    生物制药。    。。。    缅痶原产的东西越来越多,发展速度之快,之多,之强,米昊也深深地感到震撼。从心底里,其实还有点点‘失望’的。    没错。    就是失望。    屁股决定脑袋。    一旦这边完成了全品类商品自产,华夏的产品可能就难以进来,除非是真正的优势行业,如此一来,双方未来可能变成竞争对手。    一个拥有全品类工业体系的国家。    也会拥有极强的经济自主。    不知道。    这对华夏来说,是好是坏。    。。。    正思索着。    “你是来工作的吗?”    瞟了一眼米昊翻开的文件,女孩好奇地看着他。    “对。”    “我还以为你也是来旅游的,你好,我叫段怡。”段怡像个‘社会人儿’一样伸出手,米昊还楞了一下,有必要这么‘正式’吗?    但人家都伸出来了。    只好握了一个尬手。    “米昊。”    “米?好少的姓氏。”段怡一笑。    “段也一样,段。。额。”    米昊刚还没注意,一念,发现这属于比较‘占便宜’的名字。    “段怡,不是段鹅。”段怡纠正道。    “不好意思。”    米昊无奈,只好叫道:“段。。怡。”    见女孩没人陪同。    “你一个人来的?”米昊问。    “对啊,昨晚昆市大巴,今上午才到新安市,转了一下,就匆匆坐上火车。”段怡失望道,好不容易来一次,就得快速离开。    新安市早就满负荷。    就算有酒店空出来,也都被旅行社包了。    “旅游?”    “不,看看父母。”    “嗯?”    米昊投去了疑惑的目光。    段怡解释道:    “我父母五年前来这边做生意,一年难得见上一回,这不,我刚好大四毕业,就抽空过来看看他们,顺便旅游一圈。”    “你呢?”段怡问。    “工地上忙活。”    “这么短?”    “我还得把家里几口人,几亩地交代清楚。”米昊摊开手笑道,他的故事,就是这么短。白血病,女儿,妻子,他又不是讲故事的。    “这倒不用。”    段怡看着米昊,有点好奇,这人一点没有和漂亮女孩搭话的兴趣一样。    “好好享受这段旅程吧。”米昊道。    “你准备去哪里?”段怡追问。    “廊余县。”    “我也是唉。”段怡不自觉笑了起来。    “你父母在廊余县做生意?”米昊说道,来这边的华人,大都在南部和缅亚经济特区,跑到北部边境的,也算是胆识过人。    都跑到邻国边陲了。    “原先他们是在仰光,后来零上去后,大搞建设,听一个华人朋友的话,就去了这个边境重县,看来是去对了,就是有点远。”段怡道。    “是有点远。”    “快看,好漂亮的村落。”    正聊着。    段怡眼睛忽然转,只见前方出现了一个美丽的村子。    青山。    绿水。    农田。    以及全新的别墅型小区,此外,在各处也屹立着大小不一的墅房。    “咔咔咔。”    段怡猛拍。    车内很多乘客都忍不住凑过来看。    米昊倒没有凑热闹,这样的村落他见多了,零那不差钱和爱管闲事的政策,让和片地界发生的改变远不止于此,大家都在城市化。    而零却是中立。    不太鼓励城市化。    反而以大力气建设农村、乡镇,让它们变得宜居,重工业集群,轻工业分散。    据他所知。    这些村庄别看收入不高,但生活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房子,零出钱给修,部分政府出,部分个人出,没钱没关系,转做无息贷款。    医疗。    教育。    也几乎花不了什么钱。    极大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因此,挣钱不多,但过得比以前舒心多了。    “好漂亮。”    段怡看得意犹未尽。    车速快。    很快就看不见了。    “很正常的村子,全缅都在建,现在基本覆盖了缅亚经济特区大部分村庄,其他地方也是如此,最迟五年,全缅都是这样的标准。”    “五年?全缅?”段怡惊呼。    “嗯。”    “他们有那么多钱?”    “政府出一些,个人贷款一些,就有了。”    “而且,前段时间,华夏和,缅亚环保技术公司签订了一个三千亿的合同,就算利润是三分之一,这样的村子,也能修一千个出来。”    米昊简单算了账。    一栋墅型民房,三层。    土地不要钱。    三十万人民币建设出来足够。    一个村三百户。    也就一个亿。一千亿,一千个村子,出入不会太大。这还是华夏的合同,首批十万平方公里的沙漠改造,合同价可是一万五千亿亚元。    这是三年的合同价。    三分之一的利润。    能建五千个这样的村子出来,惠及数百万人。    当然。    这是理想算法。    毕竟。    人家不可能全部上缴利润,也不可能全部用于农村建设,只是一种可能---只要零愿意,想修这种村子,根本不会差钱,把财政弄崩溃。    “这要是个人所有的公司,那得多有钱!”段怡感慨道。    闻言。    米昊呵呵的笑了一声。    “私人公司,那就不是幸运,而是灾难。”    “为什么?”    “个人力量,能保得住这么大的产业吗?过滤溶液,固锁溶液,转录原液,还有现在的绿洲,代表的是超过十万亿的垄断市场。”    “怀璧其罪。”    “无数眼睛盯着,无数双手会伸过来,个人所有,只有被瓜分这一个结果,我觉得零这条路最明智,把所有风险,让一个国家来承担。”    “绑在一块儿,什么手伸过来都没用,除非用战争来掠夺。”    “的确。”    段怡点头。    怀璧其罪。    十万亿以上的垄断市场。    杀人。    阴谋。    盗窃。    一切手段都可能遭遇,防卫过当,还可能被人抓住把柄,用法律拿下,可现在呢?反击的是一个国家,它拥有制定法律的能力。    来啊。    大不了。    陪你扯十年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