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8章 这颗宝石,真的(求订阅!)
    “无耻。”    年轻人心中呐喊。    真品。    到哪去找真品?    很多东西都只是在历史上有过零星的记载,下落不明几十、上百年。就算保存完好,流传下来,也多在私人收藏家手里。    人家不卖。    甚至都不会对外公布,小心藏着,自己玩。    还有。    找来真品,你还要仿制,作为一个国家最大的博物馆,把‘仿制’挂在嘴边,你们还有没有追求了,不怕说出去让人笑话吗?    内心。    年轻人不断吐槽。    此刻。    接待室。    “您怎么看?”    记者把话筒怼到了年轻人嘴边。    “。。。”    怎么看?    不服。    他依旧不服。    “我认为,还是要尊重历史,不应该臆造文物,这是一种亵渎,不能因为尚未找到,就自己造,希望博物馆能下架那些展品。”    这一刻。    不能怂。    否则。    面子上也过不去。    一听。    记者更是高兴,不怕你不满,就怕你被刚才那人给忽悠瘸了,还好,不需要自己煽风点火,一个新的热门话题,就这么出来了。    很好。    上道。    又是一番提问。    “谢谢。”    记者满意地走了。    “。。。”    年轻人觉着,自己可能要出名了,而就在这时,一个博物馆工作人员抬着一个写字板出来,上面,用三国语言写着一段话:    “尊敬的各位游客、媒体朋友:若有任何和展品有关的问题,请拨打联系电话xxxxx,特殊问题,十个工作日内,我们会给与答复。”    “谢谢合作!”    “祝您愉快!”    看完。    年轻人久久说不出话来。    这是啥?    逐客令?    就差说:有问题打客服,别来我这哔哔。    一般游客是不会找管委会的,只有像他这样,带着非参观目,才会来,刚聊完不过十分钟,就赶制出这东西,明显针对他。    “。。。”    得。    惹不起。    咱撤。    顺带拍了一张照片,发到社交账号上,附字:我在缅痶遭受到不公正待遇,很气愤!    ......    十分钟后。    他删了。    因为。    他发现这就是个错误。    。。。    半小时后。    《臆造,是尊重,还是亵渎!》    《缅痶最大博物馆,全是仿品!》    《最假博物馆!》    一个媒体。    连发三条新闻。    瞬间。    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关注。    “假?”    “胡说,人家的黄金至少是真的。”    “对呀。”    “这是诋毁。”    一看。    就是只看了标题的。    “严格来说,这件事无法定义对错,文物流失,人家根据历史记载,尽可能还原文物,是功劳,至少比什么都没有的好。”    “说得对。”    “赞同。”    “人家都说假的了,还抓着不放,有意思没意思。”    “就是。”    “一天屁事儿不干,专找人家干事的麻烦,鄙视,那个什么年轻学者,有本事去还原,而不是站在这里指责他人,像小丑。”    “白吃饭的人太多。”    “垃圾。”    “人家复原上千,甚至上万文物,他有什么成就?一个文凭?可笑之人,赶紧回家看书,学习,别学什么考古,先学做人。”    “还想蹭人家热度,无耻!”    “学到狗身上去了。”    “。。。”    网上。    看完新闻,舆论几乎是一边倒。    新安市。    博物馆。    “。。。”    年轻人想哭。    啥呀?    还没咋地,怎么就被骂成孙子了,一片指责,好像他是十恶不赦一样,说得最多的,就是他光吃饭不做事,整天挑毛病。    学做人?    玛德。    太损了吧!    不行。    绝不能怂,仿制,考虑过侵权没?博物馆里仿制的文物,可不是来自几个国家,而是几十个国家,很多都是该国的镇馆之宝。    那么。    是否构成侵权?    嗯。    查查。    “额!”    数分钟后。    年轻人一脸堵塞状,日了,不行,文物,年限久远,只有所有权,可没有专利权,而且,人家也没有仿制来盈利,只展览。    如此。    就算那些博物馆起诉,一毛钱都要不到,还得损失律师费。本以为舆论会把他塑造成‘考古维护者’,哪料,却是人人喊打。    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难道。    是那些黄金?    想到这。    年轻人陷入沉思,从超大恐龙,到黄金屋,以及无数展品,全都给人一种错觉---这里,不是正统博物馆,而是充满着‘想象’。    看了无数巨型恐龙。    看了大量黄金制品。    古董?    真假?    重要吗?    不。    爽才重要。    “。。。”    没办法。    无解。    一个个展厅逛完,年轻人口干舌燥,他有种错觉,这些所谓的仿制品,和真品几乎一模一样,那裂纹,那勾画,那被岁月侵蚀的颜色。    每一丝细节。    都找不到问题。    其中。    有一些还是他亲手研究过的文物,记忆深刻,这一看,差点以为是真的,可是,他告诉自己,真的东西,绝不会被盗出来。    那么。    只有一个解释。    其背后。    一定有一个强大的‘造假’团队。几乎可以以假乱真地还原真品,当然,仅限于外形,重量、手感,不一定仿造得那么完美。    不过。    就算是视觉上以假乱真,也是难得。    “请问,我能申请上手吗?”    犹豫了片刻。    一咬牙。    他拨打了那个电话,想要知道,和真品的差距。    “不好意思,不行。”    客服声音温柔。    却如一盆冷水,毫不留情。    “为何?”    “反正都是仿制品。”    “这是规定,博物馆玻璃柜中藏品,不出售,不出租,不接受检测,不允许外人上手,先生,请问,您还有其他问题吗?”    “。。。”    不租。    不售。    不让检测和上手。    一些假货。    用得着这么谨慎吗?    若是便宜,他都想要买一些回去,因为仿制技术太高了,“不知道,可否定制那样仿制品级的物件。”他真的想研究一下。    “抱歉!”    “。。。”    算了。    看来是别想,死活不卖,又问了哪家企业或者大师仿制,人家一句不知道,他也没法,最后,发现自己浪费了两块多花费。    。。。    “这颗宝石,真的。”    三层。    古埃及文物展厅。    一个展柜前。    年过古稀的查尔斯眼睛放着光,眼前,是一个金项链,上面镶嵌着十几颗大小宝石,最大一颗是直径达五厘米的深蓝宝石。    展柜中。    有专门的‘打光’设备。    不同颜色宝石,在展柜中闪耀着其最美丽的形态,如彩虹般,美丽到能让所有女人心醉,他玩宝石几十年,确定,是真的。    可是。    下方。    ---    品名:涅奥斯(仿品)    重量:八百五十一克。    材质:宝石、黄金。    ---    “。。。”    上帝!    如此珍品,竟然写上了仿品。    不对。    老人一惊。    仿品。    又没说用假的仿,人家用真的宝石和黄金,也算仿品。